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新闻

香港多行业数据疲弱 港资零售巨头深陷困境

时间:2016-06-27 09:09

中国香港作为旅游购物天堂,对中国内地游客的吸引力逐年削弱。内地游客锐减以及港币的被迫升值,让香港零售业持续遭受打击。这一寒冬究竟何时结束,中国香港的零售商们心里也没有底。

 

香港老牌零售商莎莎国际日前发布了最新的年度业绩,利润锐减54.3%,较上年腰斩有余。莎莎国际认为: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内地赴香港游客减少、客均消费下滑。莎莎国际港澳市场销售收入下滑了14.2%,平均每笔交易金额下滑了10.2%。

 

香港零售业持续12个月负增长

 

截止2016年3月底,莎莎国际在全球拥有287间品牌店铺,其中港澳地区111。尽管港澳地区店铺数量占比不足四成,但由于单店销售规模的差异,港澳地区是莎莎国际的主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超过八成。

 

莎莎国际的年报日期截止于3月31日;最近财报所反映的是2015年4月初至2016年3月低的经营业绩。财报显示,内地游客为该公司香港地区贡献了68.7%的销售收入。但去年3月份以来,内地赴港游客持续减少,令该公司遭受打击。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以及旅游发展局的官方数据,去年4月至今年3月,香港零售业总销售额已经连续12个月负增长。香港零售业的销售下滑与内地赴港游客减少密切相关,今年2月份赴港游客同比跌幅达到26%,香港零售额也录得了20.6%的巨大下滑。

 

零售商的业绩下滑,也迅速影响到香港商业地产的租金水平。过去几年香港商业地产租金的持续上升,给莎莎带来巨大压力。不过零售业下滑严重,租金上涨的势头去年以来发生逆转。此前,香港媒体报道去年以来香港多个地段的商业物业租金下滑,这得到了莎莎国际的验证。不过莎莎认为,下调租金的影响需要在未来年度里才能得以体现。

 

据悉,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22日表示,近月访港旅客人次的跌幅较年初有所收窄,但情况尚未稳定,加上最近香港本地消费增长动力亦见减慢,对零售业的影响确实值得关注。

 

旅游零售业遭受双重打击

 

除了内地宏观经济放缓以及频繁发生的对游客不友好事件外,去年以来人民币贬值对美元贬值,也是导致内地赴港游客锐减的一大原因。

 

由于采取联系汇率制,港币紧盯美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也意味着对港元贬值。去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实际上增加了内地游客在香港购物的成本。

 

港元跟随美元升值,不仅导致内地赴港游客减少,同时还导致更多香港本地人到海外消费。统计数据显示,香港居民经香港国际机场离港旅游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3.6%。

 

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也是以莎莎为代表的香港零售业遭受打击的一大原因,尤其面临韩国品牌的巨大竞争。莎莎在财报中称:“跨境电子商贸的兴起,进一步加剧了旅客流量及其消费模式的转变,促使价格较低及能较快推出市场的韩国产品更迅速地渗透市场”。跨境电商的兴起,除了产品、税收等方面的原因,过去几年除美元外,主要货币对人民币的贬值也是相当重要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更多依赖内地市场,而港币却紧盯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香港处于两难之中。当人民币和美元走势相同时,问题似乎还不大,但当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相反时,香港就格外痛苦。

 

不仅仅是汇率变动,去年以来人民币和美元不同的利率走势实际上也已经对香港金融业造成了影响。在汇率和利率的双重作用下,去年以来大量内地企业纷纷在国内发行低利率的人民币债券,偿还美元和港元债务,这实际上削弱了香港作为内地企业融资窗口的作用。

 

上周五,英国退欧公投通过,香港资本市场惨遭暴跌,跌幅远胜于A股。恒生指数盘中甚至一度下跌超过1200点。

 

身处中美欧三大经济体的夹缝之中,港资日子的确不好过。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