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新闻

中国百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趋势

时间:2019-02-22 11:40

百货业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较为传统的零售业态,尽管百货业整体有触底回升的迹象,但行业整体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转型遇到瓶颈阻力

当前的零售环境,无论哪种业态,都有转型、调整、改造的需求。百货的自采自营、调改、转型一直在不断深化、提升。仍没有转型的,大多遇到了瓶颈,主要是:一是体量所限,面积较小的百货店无法引入更多的体验类服务类项目;二是改造困难,特别是水电气增容难以解决。这些企业更多需要在存量空间和品类组合上做文章。

 2  成本压力继续上升

除了零售行业普遍存在的租金和人工的持续上升外,百货业的成本压力还包括:门店调改的新增成本;进行艺术化美陈所需要的成本;进行IP等体验营销新增的成本;应用新技术带来的成本上升,包括客流采集、数据分析、营销引流等;

 3  商品价格缺乏竞争力

百货类商品的经营,传统的经销代理模式仍然占有较大比例,中间环节过多和层层加价,导致在终端渠道上商品价值偏高,与电商平台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业绩较好的百货企业,大多在引进差异化商品、扩大自采自营、实现线上线下等方面做文章。

 4  核心能力提升仍需时日

当前百货业最核心的商品自营能力,既需要主观的努力尝试,如资金投入、买手队伍的培养、激励与试错机制的建立,也需要客观环境的支持,如供应链的成熟、社会诚信机制的完善等,都需要较长时间实现。

 

百货业未来趋势

 

展望2019年和今后几年百货业的发展,总体上判断,主要会有以下几个趋势:

 1  总体发展持续向好

从百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看,对百货最大两次影响,一是限制三公消费,二是电商分流,前者的影响已大致消化完成,后者也过了峰值,其它影响因素都是其次的、微弱的,所谓“利空出尽”。从正面利好看,主要是消费升级和政策利好,前者关于是降级、分级还是升级的讨论很多,从大方面上一定是不断升级的。政策方面,促进进口和关税下调等,有利于百货店的商品升级和价格下降,《电商法》限制了代购的无序发展,促进了高端商品消费的回流。

 2  更多采用线上工具

线上线下融合是大趋势,百货使用线上工具的空间更为广泛。从技术和手段应用上,不仅限于电商网站,也包括公众号、小程序、社群营销、APP等;从实现的功能上,即包括商品查询与订购、物流服务,也包括基础的信息沟通、会员维护、积分或优惠券查询与使用、储值卡查询等。多种手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3  并购重组案例多发

从长远看,并购案例将继续增加。一方面是市场不乐观,部分企业销售和利润下滑,经营出现困难,需要找买家。另一方面,目前市场的增量非常有限,更多是存量资源的整合,经营质量好、确立了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主要通过并购方式,扩大规模。集中化是必然趋势,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商品组织能力和后台建设能力,在并购中将处于更为主动的地位。

 4  区域百货优势不减

区域百货的位置优势更为突出,或者是位于城市中心,或者是在区域商业中心,有很多是自有物业,且在当地的品牌形象较好,普遍是当地时尚消费的首选。很多区域百货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灵活的经营风格,其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

 5  与购物中心的界限模糊

业态间的融合和跨界是零售的普遍现象。百货店学习购物中心增加体验元素,购物中心也有强化品牌商管理、扩大统一收银比例的趋势,大型百货店和城市购物中心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种模糊或融合,是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结果,也是提升各自能力的必然手段。

 

17届中国百货零售业年会暨商业创新峰会(详情请点击)

主办单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支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时间: 2019.3. 27-3. 29

地点: 北京万达文华酒店

报名扫码

 

百货业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较为传统的零售业态,尽管百货业整体有触底回升的迹象,但行业整体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转型遇到瓶颈阻力

当前的零售环境,无论哪种业态,都有转型、调整、改造的需求。百货的自采自营、调改、转型一直在不断深化、提升。仍没有转型的,大多遇到了瓶颈,主要是:一是体量所限,面积较小的百货店无法引入更多的体验类服务类项目;二是改造困难,特别是水电气增容难以解决。这些企业更多需要在存量空间和品类组合上做文章。

 2  成本压力继续上升

除了零售行业普遍存在的租金和人工的持续上升外,百货业的成本压力还包括:门店调改的新增成本;进行艺术化美陈所需要的成本;进行IP等体验营销新增的成本;应用新技术带来的成本上升,包括客流采集、数据分析、营销引流等;

 3  商品价格缺乏竞争力

百货类商品的经营,传统的经销代理模式仍然占有较大比例,中间环节过多和层层加价,导致在终端渠道上商品价值偏高,与电商平台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业绩较好的百货企业,大多在引进差异化商品、扩大自采自营、实现线上线下等方面做文章。

 4  核心能力提升仍需时日

当前百货业最核心的商品自营能力,既需要主观的努力尝试,如资金投入、买手队伍的培养、激励与试错机制的建立,也需要客观环境的支持,如供应链的成熟、社会诚信机制的完善等,都需要较长时间实现。

 

 

百货业未来趋势

 

展望2019年和今后几年百货业的发展,总体上判断,主要会有以下几个趋势:

 1  总体发展持续向好

从百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看,对百货最大两次影响,一是限制三公消费,二是电商分流,前者的影响已大致消化完成,后者也过了峰值,其它影响因素都是其次的、微弱的,所谓“利空出尽”。从正面利好看,主要是消费升级和政策利好,前者关于是降级、分级还是升级的讨论很多,从大方面上一定是不断升级的。政策方面,促进进口和关税下调等,有利于百货店的商品升级和价格下降,《电商法》限制了代购的无序发展,促进了高端商品消费的回流。

 2  更多采用线上工具

线上线下融合是大趋势,百货使用线上工具的空间更为广泛。从技术和手段应用上,不仅限于电商网站,也包括公众号、小程序、社群营销、APP等;从实现的功能上,即包括商品查询与订购、物流服务,也包括基础的信息沟通、会员维护、积分或优惠券查询与使用、储值卡查询等。多种手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3  并购重组案例多发

从长远看,并购案例将继续增加。一方面是市场不乐观,部分企业销售和利润下滑,经营出现困难,需要找买家。另一方面,目前市场的增量非常有限,更多是存量资源的整合,经营质量好、确立了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主要通过并购方式,扩大规模。集中化是必然趋势,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商品组织能力和后台建设能力,在并购中将处于更为主动的地位。

 4  区域百货优势不减

区域百货的位置优势更为突出,或者是位于城市中心,或者是在区域商业中心,有很多是自有物业,且在当地的品牌形象较好,普遍是当地时尚消费的首选。很多区域百货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灵活的经营风格,其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

 5  与购物中心的界限模糊

业态间的融合和跨界是零售的普遍现象。百货店学习购物中心增加体验元素,购物中心也有强化品牌商管理、扩大统一收银比例的趋势,大型百货店和城市购物中心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种模糊或融合,是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结果,也是提升各自能力的必然手段。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