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间,华联综超发布2018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新开6家门店,2018年,华联综超共实现营业收入115.9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4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39.8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18%。
华联综超表示,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公司2017年出售全资子公司华联精品后门店数量减少所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主要由于出售华联精品后营业成本及销售费用等支出下降导致毛利提升,同时今年在处置亏损门店资产所形成的营业外支出较 2017年大幅较低。
据悉,华联综超目前最主要的经营模式为自营方式。在自营模式下,直接采购商品,通过获取进销差价获得利润,承担商品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华联综超采用自营模式的商品主要为食品、日用品、小家电等超市商品。自营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公司在商品的采购和销售过程中更为自主,对于销售产品的种类上更为自由,可以针对不同商品的盈利状况和市场需求进行及时的调整,销售利润空间更大;在商品供应商的选择范围上也更宽广。
根据报告显示,2018年华联综超新开6家门店,2019年计划开店规模在10-20家左右,每家门店的投资规模约2,000万元,以上资金需求将通过自有资金、发行债券、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
2019年,华联综超将认真执行生鲜策略、自有品牌策略和区域领先策略,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提升公司综合运营能力。坚持生鲜自营策略,提高自营能力,保证生鲜品类的品质、鲜度和价格形象,解决好群众的“菜篮子”问题。
不过,零售业的发展也存在风险,华联综超指出,近年来,国内零售行业出现了外资、内资企业加速扩张的现象,加上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剧了国内零售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加大了市场竞争风险。
针对国内零售市场竞争的风险,公司实施差异化经营,推行KVI(价格敏感商品)管理、品类管理、货架空间管理,推广会员制,提高市场占有率。不过,新开门店短期存在亏损风险。虽然公司有选择性地进行门店扩张,但当地消费者对公司品牌的认知以及公司对该地区市场情况的熟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新店都有1-2 年的市场培育期。在培育期内可能存在短期亏损。针对新开门店短期亏损风险,公司将有重点有规划地实施展店计划,形成陆续开业、陆续盈利的滚动发展,减少单个门店亏损对整体业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