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9-11-18 17:22
在11月14日阿里巴巴联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2019看中国”讨论会上,数字化成为讨论的核心议题。
在过去的两年中,数字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现在的阶段,已不是讨论是否数字化的问题,而是如何数字化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消费终端的数字化,同时也在向上游产业延伸,以匹配终端快速变化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阿里创造了2684亿的新销售记录,背后是一整套数字化云中台解决方案和底层技术支撑促使效率的大大提升,得以承载如此巨大的交易量。随着AI、人脸识别的技术的推进,智能化在整个链路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阿里也将数字化升华到数智化的概念。
数字化对整个零售效率的提升,正在打破原有的增长模式,创造新的增长动能。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任菲认为,数字化时代,增长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从以前以要素驱动,人口红利带动的增长,到以创新活动和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带来增长。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从消费者洞察到生产配送,线上和线下融合两条链路得以打通,新的增长潜能正在释放。
百胜中国肯德基企划副总裁陈琦也持同样的观点,作为有6000+家门店,覆盖1300个城市的肯德基,数字化带来的效益提升是巨大的,随着数字菜单的推广,消费者不用到店即可开始点餐,对于肯德基而言,高峰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POS收银和物理空间限定了交易的最大负载,而数字菜单的推广,极大的提高了点餐的效率,目前已有60%的交易通过数字菜单完成,POS收银逐步可以退役,人员调配到工作间备餐和现场服务,实现更大订单量的达成。以前关于星巴克的和肯德基队形的效率之争彻底成为历史。同时,数字化的营销手段,也是使得餐饮企业可以参与全域的数字化营销,覆盖更多消费者和提升销售额。
雀巢电子商务副总裁王雷也认为,数字化对他们的业绩的提升也是革命性的,过去传统渠道门店几乎不可能成为品牌和消费者沟通的触点,随着数字化门店推进,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阻碍打通,使得品牌有机会更直接的了解消费者,使消费者需求被品牌看见,从而针对性的打造与之相匹配的商品。同时,随着消费者个性化产品需求的不断深入,数字化越来越向行业上游推进,使得工厂端逐渐纳入到数字化供应链体系中来,消费需求到工厂生产,能够快速反应。
数字化能够带来的效率和效益提升,创造新的需求,但数字化过程面临诸多困难。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认为,数字化本身不是简单的将现有流程的数字化,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将供给关系转变为链接关系;用消费端推动供给端的优化配置,实现全产业研产供销全链路的效率提升,实现数据价值、推进决策能力优化,重构价值链,并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数字化业务流程。
在雀巢的数字化过程中,王雷深有体会,数字化本身不是对现有流程的在线化,而是重构,需要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并将这些流程数字化。王雷认为,数字化使得个性化需求得以被品牌认知并有机会快速组织生产和销售,要求上游产业也要具备相应的数字化能力。同时,随着数字化向上游推进,工厂的规模化生产与的个性化生产组织效率、成本等之间的矛盾,也需要更精细、更高效的数字化能力平衡和解决。
而这些变化对多数企业而可能是颠覆性的,一方面是成本上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整个组织的变革,需要很大的勇气。任菲教授认为,企业建立自己的数字能力,首先企业要建立对数字化转型的意识、认知和认同,需要有不断的学习,认知和更新迭代。其次基于人才和团队的建设,企业需要具备专业的人才,给予相应的培训,建立数字化运营的能力,如数据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等。
当下及未来,数字化已不是可选项,而是企业必须构建的能力,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在刚刚发布的《 2019百货转型升级研究报告》也提到部分具体案例,一些正在构建企业数字化能力的企业,如银泰百货、天虹、新世界大丸百货、东百等,正在走出新的增长之路。
如何找到数字化变革的抓手,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靖捷认为,任何变革,变存量都比较困难,如果变增量,从创造需求上数字化变革,存量的人也会愿意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