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0-07-14 10:24
疫情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大半年时间,百货业从最初的备受冲击,到如今逐步复苏,但仍能看出,实力不同的企业,受到的冲击差异巨大,恢复的速度也不一样。
一边是仍在高歌猛进的巨头,7月8日,王府井集团发布公告称,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王府井免税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用于开展免税品经营等业务。
就在上个月,王府井就拿到了百货业的第一张免税牌照。事实上,在此之前,受疫情影响,王府井一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都出现了同比大幅下滑,指数高达78.79%、150.16%。而同时,王府井的股价却从4月底的12块左右涨到了现在的75块,市值飙升400%。
图片来源:王府井官方网站
可见,在拿到了“免税”这个千亿级市场的门票之后,尽管还没有真的淘到金,但来自资本市场的认可就已经够王府井赚个盆满钵满了。
可以说,百货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原因有二:一是无接触风潮所导致的到店客流锐减;二是百货经营品类大多为非必需品,如果体验服务没有到位,客流回暖的速度也会亚于其他业态。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依靠线下到店消费的实体零售业态,百货受到的冲击好像远比其他零售业态更为显著?
这似乎佐证了,“疫情的影响是次生原因,行业内部的阵痛才是根本原因”的观点。
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近期发布的《2019-2020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在采样的103家以百货经营为主的零售企业中,2019年全年销售额超市增长率 4.0%,百货增长率 1.0%,购物中心增长率 6.8%。
百货与购物中心、超市的差距就体现在这里。
在疫情未来之时,购物中心虽然经过了10年的高速增长,但其增速未减,仍然处于发展期;而超市的转型虽然从未停止,但在经历了一波“新零售”的洗礼之后,进入了二次生命的稳定期;只有百货,仍然处在亟需变革的瓶颈期或试水期。
尽管“黑天鹅”的冲撞属于不可抗力因素,但前期走势的惯性也导致了不同业态受到的冲击力度不同。
购物中心遇到的是“发展挑战”。其增长出现一段时间的停滞,但只要消费者对“出门”的渴望一日不停止,购物中心的吸引力就始终存在。此外,大多数购物中心背靠财大气粗的地产商,这使得购物中心在资金上的抗风险能力要更强。
而百货遭遇的是“生存挑战”。本就处在“不转型就淘汰”的洗牌期,再来一波疫情加速,本来还在苟延残喘的门店,自然就被“一波带走”了。这从近几个月的关店信息中也看得出来——目前宣布关店的,大多是此前就经营不善的门店,如南坪商都曾连续3年被列入重庆百货的关店计划中,而西安民生百货在过去5年间连续关闭了4家门店。
《2019-2020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在103家样本企业中,尽管2019年百货业态销售额增长幅度不大,但大多数企业经过一系列的调改升级后,在降本增效、盈利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9 年,样本企业平均人效为 238 万元/人,较上年增长 5.7%。但人效中位数为 201 万元/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人效的提升,主要是正式员工数下降的缘故,随着经济下行,销售额增幅进一步放缓,企业普遍采取降本增效的策略,优化人员结构,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2019 年样本企业平均毛利率为 20.4%,比 2018 年提高 0.8 个百分点。同时,有55%的样本企业 2019 年对门店进行了调改升级,改造门店占企业总门店的25%,实施半封闭或封闭改造的占总门店6%。各家升级调改工作持续进行,之前调改的项目,效果正在逐步显现。2019 年,样本企业百货业态客单价为 805 元,比上年增长 5.7%。
数据中也能看出现阶段百货发展的普遍问题,集中体现在商品力弱、体验不够、数字化程度低等方面。
一是改造升级增多,短期影响百货业绩。改造期间,一些门店只能部分营业甚至完全闭店改造,而改造的时间一般会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导致一些门店没有销售额。一边是投入费用改造,另一边则销售大幅下滑,短期内企业面临一定压力;
二是商品能力偏弱,掣肘百货升级发展。综合因素包括形象定位、品类组合、经营管理方式、与品牌商互动关系、价格水平等,导致大多数百货店对消费者没有吸引力;
三是线下体验不够,影响线下回流消费。与线上相比,百货店的价格水平没有竞争优势,在本该大有可为的线下体验上,大部分百货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换句话说,疫情只会加速百货业的洗牌,而不会大幅改变行业的格局。
此外,疫情也并非全无好处,“线下不通线上通”,疫情反向促进了百货企业提升自身的数字化水平,通过打造线上商城、进军直播带货等新玩法来止损求升,银泰、天虹等企业皆在疫情期间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从长期趋势来看,百货作为售卖品质生活和时尚态度的零售业态,只要经济在增长、消费在提升,其长期趋势仍然向好。
一是调改升级活跃、增长蓄势待发。随着调改项目重新开放和成果显现,百货新的增长点将逐步发挥出来;
二是线上业务加速拓展,全渠道布局提速。当前百货零售企业线上线下融合的手段更显多样化、更接地气,迎合新的消费需求;
三是深耕会员私域流量,实现精准化运营。百货企业多年积累的优质会员成为支撑发展的优质资源,特别是利用直播、社群和小程序为私域流量变现提供了突破口;
四是强化线下场景体验元素,抓线下回流商机。一方面是引入多样化的消费场景,如餐饮、儿童、影院、游乐场、艺术文化活动等;另一方面,改善服务的各个环节,在业务的各个流程,提升消费者的感性体验;
五是强化商品能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包括调整产品组合布局、提升与品牌商合作效率、开拓自采自营、发展自有品牌等。
而从具体的操作层面,百货企业仍然需要结合本土化消费趋势与企业自身发展阶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战略措施。
毕竟,零售业是一门因地制宜的生意。不管是一线中心城市,还是三四线小镇,都不需要千篇一律的百货店。
总体安排
日期 时间 日程安排 11日 全天 购物中心发展论坛报到 12日 全天 零售技术应用大会报到 9:30-17:30 2020中国购物中心发展 高峰论坛 18:30-20:30 欢迎晚宴(暂定) 13日 9:30-17:30 第四届零售业技术应用大会 主会场 9:30-12:00 分论坛一 无人与自助零售大会 18:30-20:30 夜话技术沙龙 如何将私域流量变现? 14日 9:30-12:00 分论坛二 顾客的数字化营销 分论坛三 全渠道终端及后台建设 14:00-17:30 参观考察 路线1:上海环球港购物中心 路线2: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 同期举办上海国际酒店及商业空间展览会
请扫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