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0月7日,上海,夜幕下的南京路步行街。上海市商务委表示,8天长假,上海437家大型商业企业实现销售额123.8亿元,同比增长13.7%。全市线下实物消费总额659.8亿元,同比增长12.2%。网络零售额358.6亿元,同比增长15.7%。实体零售18个消费行业有14个行业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百货、家居建材和文体用品增幅达到47.7%、68%和61%,成为稳定消费的中坚力量。节日期间全市餐饮消费金额高达51亿元,同比增长1.8%。详见↓长假期间,全国首家盒马X会员店营业。奕欧来、佛罗伦萨小镇、青浦奥特莱斯等销售额同比增长3成以上。疫情后的首个商业公共空间音乐节在瑞虹天地开幕,拉动节日期间商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上海环球港双节接待客流量近200万人次,销售额同比增长40%。五角场合生汇销售额同比增长20%。徐家汇东方商厦9月24日至10月8日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成。港汇恒隆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倍。万象城、七宝万科和仲盛世界商城销售额同比增长23.2%。虹桥天地举办2020国际音乐美食季,日均客流量超8万人次。愚园路上BuyLocal市集,艺术与老店跨界联手。大华虎城9月24日至10月8日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成。节日期间,观影、聚餐、出游等服务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市影院综合票房收入20513万元,其中《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夺冠》等国庆档大片综合票房位居前三甲。节日期间婚宴消费再现火热,28家大型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3784万元,同比增长11.6%。银联商务监测,节日期间(10月1日至7日),外来游客消费次数高达899.4万人次,发生消费为88.4亿元,较节日前一周分别环比增长30.9%和32.8%。外来游客消费以购物消费为主,占全市消费比重高达的34.2%。其中江苏、浙江和北京游客消费人次占比较高,分别达到19.9%、10.6%和9.7%。上海居民外出旅游消费共计707.4万人次,发生消费为80.9亿元,人均花费1144元,外出旅游消费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北京、苏州、南京、重庆、杭州等城市。国庆炫美灯光秀、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带动商圈人气和销量。节日期间,南京东路成为全市最热门的商圈,东拓段每天客流超20万人次,最高瞬时客流突破6万人次。新世界大丸百货9月24日至10月8日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成。老字号焕发新机,消费者络绎不绝,泰康食品、第一食品、老大同、邵万生、南北新雅等老字号销售业绩猛增,节日期间同比增长27.2%。东拓带动周边商业企业销售额大幅增长,BFC外滩金融中心举办中秋主题周末集市,1000只红灯笼点缀喷泉广场,9月24日至10月8日销售额增长1倍以上;益丰外滩源节日期间增幅同比近8成;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世茂广场和新世界城三店合计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8.4%。节日前夕,市区商务主管部门提前制定了节日安全预案,保障节日市场安全、繁荣、有序。市商务委要求各级扎实做好商务领域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并分赴黄浦、静安等市级大客流商圈组织开展了安全检查。百联、光明、蔬菜等集团公司积极做好主副食品市场供应工作,确保主副食品供应量足价稳、优质安全、便民惠民。监测显示,节日期间,青菜、芋艿、毛豆、卷心菜、鸡毛菜、土豆、辣椒、番茄、黄瓜、冬瓜、花菜等12类重点蔬菜和粮油、鸡蛋、豆制品、水产品等食品供应充足,价格基本平稳。

| | |
|
|
| | |
|
|
|
| | |
| 卖场调改与经营重塑 第一模块:“后疫情”时代的零售行业趋势新研判 第二模块:卖场调改与经营重塑的重要原则 |
|
|
| |
参观 CTE中国玩具展、CKE中国婴童展、CLE中国授权展、CPE中国幼教展 |
| 卖场调改与经营重塑 第三模块:调改与运营综合案例解析 第四模块:卖场设计:让设计呈现与卖场调改完美契合 |
|
|
|
|
| | 卖场调改与经营重塑 第五模块:2020年度实体零售经营中实操难点十大问题的分析与破解 第六模块:总结:卖场调改主题分享三年回顾 |
|
|
|
|
CTE中国玩具展、CKE中国婴童展 CLE中国授权展、CPE中国幼教展 国际一线品牌服装配饰时尚联展对接 |
点击这里了解活动详情
请扫码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