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新闻

近期互联网监管事件及对实体零售的影响

时间:2020-12-28 16:53     作者:又言

近期,互联网行业发生多起监管案例,引起大家关注:


12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市监处【2020】26号、27号、28号三个案涉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的处罚决定书,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对阿里巴巴投资有限公司、阅文集团和深圳市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据澎湃新闻)


12月15日,罗永浩公司“交个朋友”在微博发布声明,11月28日“交个朋友直播间”所销售的“皮尔卡丹”品牌羊毛衫是假冒伪劣产品。一分钟后,罗永浩转发确认了此条微博。(据南风窗)


在之前的12月13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在微博上喊话罗永浩,称其在直播时售卖的某品牌漱口水用洗牙视频来表现漱口水的效果,涉嫌虚假宣传。


12月17日,京东就短视频广告事件第二次道歉。表示坚决维护高水平的商业伦理和运营规范,坚持做最受用户依赖的企业。(据京东集团)


12月23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辛巴带货燕窝”事件的处理结果,其中涉事的辛巴旗下广州和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被罚款90万元。当日夜间,辛巴公司对处罚进行回应,表示接受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燕窝事件”的行政处罚决定,并会积极履行责任并做相关整改。(据中新网)


12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调查组执法人员进驻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开展调查。调查人员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及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调查询问,并提取相关证据资料。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积极配合,认真接受调查组询问,及时提供相关资料,自觉接受调查。整个过程平稳有序,当天现场调查全部结束。(据浙江在线)


12月26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了蚂蚁集团。(据央行官网)


这些事件,有三个主题,一是反垄断,二是打假,三是社会责任,这些问题短时间集中出在互联网企业身上,值得思考。对于线下实体零售企业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舆论上的影响。无论是专家学者,或是普通的消费者,都会对线下网点的价值重新认识。

例如线上标注有“专柜同款”的商品,那么没有标注的是,是否质量上有所差异?是否是专供线上?

对于“种草”、“收割”等用语和方式的泛滥,是否过于功利?是否过度消耗了消费者的信任?

“安利”推荐,是自己喜欢还是利益驱动?

……

这些不仅是消费者需要思考的现象,也是电商平台需要反思的问题。


二是经营上的影响。近一段时间,线下消费有明显提升的迹象。

如SKP全年销售可能超过175亿,再创新高;

杭州大厦每年一度的内购会(一天时间),从2014年的破1亿,2016年的破2亿,到今年突破4个亿;

东百商业从“超级百货”向“无界百货 ”探索,多个专柜销售名列全国前列;

新世界大丸百货依靠IP和会员营销,突出化妆品经营,屡创佳迹;

信誉楼百货集团销售和利润同比二位数增长;

……

众多案例,表明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受到线上消费分流的影响,但线下实体通过改进体验、提升商品力、强化营销、应用数字化等手段,逐步恢复了活力。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年线下零售在抵制假冒伪劣、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在互联网时代,仍然把实体零售和互联网渠道作对比,可能有些狭隘,但对大部分实体零售来说,把握住、经营好线下才是根本。互联网手段是我们用以优化和强化线下的工具,而不是参与竞争的场地。同样,互联网也不是放飞自我的天地。坚守规则,才能长盛不衰。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