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新闻

王府井集团| 连线进博会畅谈新消费

时间:2021-11-09 14:38



11月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本次进博会由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三部分组成。展会共分为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6大展区,近3000家参展商。

以“百年变局下的世界经济: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合作”为主题的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于11月5日同期举行。王府井集团董事长杜宝祥以视频连线形式参加论坛,与各行业专家、学者一起,就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新趋势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成都市社科联名誉主席杨继瑞;小红书创始人瞿芳;欧莱雅北亚区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达能全球执委会成员、中国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线上出席的讨论嘉宾还有施华洛世奇集团CEO米凯利•莫伦。


下面,让我们走进论坛现场。


提问


前不久提出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概念,其中包括五个,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背景和意义有哪些?


杜宝祥


提出双循环,打造中国国际消费城市的背景就是市场条件成熟。中国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现在市场总量已经接近40万亿,强大且在不断发展的4亿人口的中产阶级为消费市场作出巨大贡献。同时,消费的不断升级、演变,为零售市场提供巨大的需求空间。

从供应端来看: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商品供应十分丰富。不管是国际品牌,还是国潮、国货,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国家经济空间不断增加,供给侧更加丰富,或者说相对更加丰富。市场的发展让业态也更加丰富,发展更快,作为零售企业,我们对这一点感受非常深。另外就是线上线下的融合,给零售市场、整个消费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可能。

从外部环境来看:整个社会环境已经让一些大城市具备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条件。一个是扩大内需的国家政策的支持,从进博会到北京的贸服会,包括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都回应了销售服务贸易,为国家经济做出了贡献。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的发展,都为零售业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保证供求两端更加便利,不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为市场完善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中国发展的速度也为提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打造提供了有利因素。

关于在打造国际消费核心城市经验借鉴而言,我认为当具备了这些条件以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不是我们命名的,而是这个城市的发展具备的,是自己做出来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这个城市消费中心的先进性,这个先进性是指全球时尚的标志,或者说在某一个区域、某一个国家应该形成时尚的风向标,时尚发源地的导向作用非常重要。在这个市场中的高端产品、首发产品、首店、新产品应该能率先在消费市场与消费者见面,同时硬件和技术是领先的,不管商业设施、商业规划及消费手段。另外要有足够的市场的充分供应,任何一个品牌、品类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好的市场规模。还要有供应的丰富性,体现在必须要汇聚全球的知名品牌,不管本国的还是进口的,就是双循环这个概念,我们必须要具备产品的丰富性。

第二,业态的丰富性,各种经营模式、业内形象在全球都有领先性,它还是时尚达人的聚集地,能够让商品、服务和贸易以及消费者人群能够达到有力融合,这是非常关键的。达成这些标准,无疑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消费者都是非常有益的,人类经营活动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类的需求。现在需求的平衡端有很多问题,如果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为了最大限度或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不管是商品、精神、文化、艺术或体验等。

另外有利于加速给品牌商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消费者市场之间面对面的平台,从而带动生产端形成一个完整的消费链条,这是必须要做到的,而且如果能够达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标准,对于我们整个经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


提问


现在,我们看到这一轮国货的兴起和国潮新品牌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它有特别的精神属性在里面,那么,国货产品的质量和用户反馈怎么样?


杜宝祥


关于国货的背景有几个因素,一个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发展和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为各品类品牌提供了物质保证、技术保证和质量保证,包括机器设备和工艺。从精神层面来讲,国货能够更好地沿袭、挖掘、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传承、消费习惯、认知等,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所以从外部环境来说,物质上和精神层面上对国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还有就是市场需求。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包括流通领域的零售企业对品牌的反作用、反支撑等方面,促进了品牌在产品研发,包括营销、价格的制定等要趋同,要和消费者、市场紧密融合,否则就没有生意,这方面对市场的反作用很强。

现在各企业、各品牌以驾驭市场能力,品牌经营为出发点,管理手段和管控机制更加科学、有效,加之能够借鉴国际上好的经验和做法,相辅相成,形成国有品牌、国有企业、国内品牌肥沃的土壤。


提问


我们可以发展出新的场景,让年轻人去达能的牧场看一看,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场景,广告里养牛,牛都是在青草地上,但是我知道都是在农场里,在车间里面不能散养的。

我们知道王府井是老牌的商业企业,在创造新的商业场景上面你们有什么考虑呢?


杜宝祥


关于打造新的消费场景,传统的零售企业是永恒的课题,王府井集团在全国,包括百货店、奥特莱斯店、购物中心,还有免税店和超市,我们实体店门店的数量达到80几家。如何迎合新消费场景,吸引顾客是很大的挑战。我们一直在加大这方面的探讨,也做了大量实践,有一些是成功的,有些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在2018年,王府井集团以北京的百货大楼与北京的传统文化、胡同文化和产品为纽带,打造出“和平菓局”这个项目,虽说还存在问题,但是达到了预期目的,给顾客、市场和经营带来活力。

打造新的场景,不管是新消费、新体验还是新模式,有两个维度:

一是要以顾客的需求,特别是目标顾客的需求为中心思考问题。要由经营商品、经营商场转为经营顾客;严密关注客流,特别是年轻客流的需求延展变化,包括场景、文化、艺术、体验、方式、过程等。

二是在商品和经营上加大调整力度,商品和经营内容是核心和灵魂,但是环境打扰、动线、橱窗、灯光,包括商品陈列方式等都应根据顾客需求进行变化,包括技术的保障、新技术的支持能够为顾客提供最核心、最舒服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把商场或者商品经营好,在整个场景打造上要围绕顾客,围绕核心经营内容,包括价格,零售企业供和求,供求的平衡、延展、点对点、高度的契合度是经营成功的关键。

(文/刘勤 摄影/刘鹏涛)


本期编辑:周佳

来源:火龙果



END



 往期推荐 


“中国零售技术应用大会”在杭召开


第七届零售研究分享会如期举办,首发“老店增长怎么破”全新主题内容


百联的数字化探索之路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