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1-11-16 16:18
近期,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了《百货和购物中心运营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团体标准,共分为五个大类,32项指标。为便于国际比较和对照参观,现将标准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的中英对译列举如下:
1.财务指标
序 | 绩效指标 | 指标公式(存量指标) | 意义与分析 |
1 | 营业收入 Operating Revenue | 营业收入=统计期间内联营毛利额+自营销售收入+租金+市场推广费+物业管理费+其它营业收入-销售折扣或折让 | 衡量商场对商户的谈判议价能力。 |
2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EBITDA | 统计期间内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 | 衡量商场的成本与费用管控、盈利能力与效果。 |
3 | EBITDA回报率 | EBITDA回报率=统计期间内EBITDA / 累计资本性投入 | 衡量商业地产投资回报。可按单位面积统计。 |
2.销售指标
序 | 绩效指标 | 指标公式(存量指标) | 意义与分析 |
1 | 客流数 Footfall | 统计期间内进入商场的顾客人数 | 长期统计衡量商场所处市场的地理特征、目标顾客群规模、商场自身的定位及业态组合对顾客的吸引力;短期统计衡量营销活动的推广力度。 |
2 | 零售额 Retail Sales | 统计期间内商场所有商户(包括餐饮、娱乐等服务性业态)的零售额总和 | 长期统计衡量商场所处市场的消费规模、消费趋势、商场自身的定位及业态组合对顾客的吸引力;短期统计衡量营销活动的有效性。 |
3 | 交易笔数 Sales Tickets | 统计期间内商场销售(包括餐饮、娱乐等服务性业态)的总笔数 | 长期统计衡量商场自身的定位及业态组合对顾客的吸引力、商场服务品质、顾客忠诚度;短期统计衡量营销活动的有效性。 |
4 | 转化率(%) Conversion Rate (%) | 转化率=统计期间内交易笔数 / 客流数*100% | 核心指标,衡量商场的业态、服务、推广活动是否满足顾客需求。 |
5 | 客单价 Sales per Tickets | 客单价=统计期间内零售额 / 交易笔数 | 衡量商品或服务的定位高低。 |
6 | 零售坪效 Sales per Square Meter | 零售坪效=统计期间内零售额 / 营业面积 | 核心指标,衡量商场的经营效率——单位营业面积的生产率。 |
3.招商指标
序 | 绩效指标 | 指标公式(存量指标) | 意义与分析 |
1 | 面积利用率(%) Space Utilization Rate (%) | 面积利用率=营业面积(或称可出租面积)/ 建筑面积*100% | 衡量商场的规划能力、面积利用效率。 |
2 | 空铺率(%) Empty Rate (%) | 空铺率= 指定统计时点实际开业的商铺数(或面积) / 规划商铺总数(或面积)*100% | 衡量商场招商、持续运营能力与成果。 |
3 | 扣率(%) Commission Rate (%) | 商户或商品扣率是指合同约定的佣金占销售总额的比率 商场平均联营扣率=佣金金额 / 联营商品销售总额*100% | 衡量百货商场的市场地位及与商户的谈判议价能力。可按业态、品类或品牌统计、比较。 |
4 | 租金水平 Rental per Square Meter | 商铺租赁合同约定的单位面积租金,可按年、月、日为统计期间 | 衡量商场的市场地位及与商户的谈判议价能力。可按业态、品类或品牌统计、比较。 |
5 | 单位面积物业管理费 Property Management Fee per Square Meter | 商铺租赁合同约定的单位面积物业管理费,可按年、月、日为统计期间 | 衡量商场的市场地位及与商户的谈判议价能力。可按业态、品类或品牌统计、比较。 |
6 | 租金收缴率(%) Rent Collection Rate (%) | 租金收缴率=统计期间内实收租金 / 应收租金 | 衡量购物中心对商户日常管理的控制力与效果。 |
7 | 平均合同期 Average Contract Period | 全部、或某一业态、品类商户的合同期之算术平均 | 衡量商场的定位、市场地位及与商户的谈判议价能力,最终反映业态及品牌调整的灵活程度。 |
8 | 商户更新率(%) Tenant Renewal Rate (%) | 商户更新率=统计期间内予以更新的商铺数(或面积) / 商铺总数(或面积)*100% | 衡量商场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与效果。 |
9 | 商户满意度(%) Tenant Satisfaction Rate (%) | 商户满意度=调查满意的商户数 /接受调查的商户总数*100% | 衡量商户对商场营销与管理的认同度,客观反映了商场运营管理规范程度。 |
4.市场推广指标
序 | 绩效指标 | 指标公式(存量指标) | 意义与分析 |
1 | 会员人数 Membership | 特定统计时点商场会员总人数 | 衡量商场会员营销的能力与效果 |
2 | 会员消费占比(%) Member Spending Rate (%) | 会员消费占比=统计期间内会员消费总金额 / 零售额 | 核心指标,衡量商场会员营销的能力与效果、会员忠诚度的直接体现 |
3 | 顾客满意度(%) Customer SatisfactionRate (%) | 顾客满意度=满意顾客数 / 接受调查的顾客总数*100% | 衡量消费者对商场营销与服务的认同度,为商场运营及调整提供市场反馈依据。 |
4 | 顾客投诉率(%) Customer complaint Rate (%) | 顾客投诉率=统计期间内顾客投诉数量 / 交易笔数*100% | 衡量商场顾客服务的能力与效果。 |
5 | 社交媒体曝光量 Social Media Exposure | 统计期间内商场推文在所有社交媒体的曝光总数量 | 衡量商场在社交媒体内容营销的能力与效果、商场的受关注度。 |
6 | 商户数字化营销参与度(%) Tenant Digital Marketing Engagement Rate (%) | 商户数字化营销参与度=统计期间内参与并使用商场营销平台的商户数 / 商户总数*100% | 衡量商户参与商场数字化营销的普及程度。 |
7 | 会员数字化活跃度(%) Member Digital Activity Rate (%) | 会员数字化活跃度=统计期间内活跃数字化会员用户 / 总会员用户*100% | 活跃数字化会员包括且不限于登录商场小程序,阅读公众号,进行导购屏互动,使用无感积分等可以记录数字化轨迹的行为。 |
5.综合管理指标
序 | 绩效指标 | 指标公式(存量指标) | 意义与分析 |
1 | 人均营业收入 Operating Revenue per Capita | 人均营业收入=统计期间内营业收入 / 期内平均运营团队人数 | 衡量商场人员生产率。 |
2 | 人均营业面积 Operating Floor Area per Capita | 人均营业面积=统计期间内营业面积 / 期内平均运营团队人数 | 衡量商场人员管理幅度。 |
3 | 企划费用率(%) Marketing Expense Ratio (%) | 企划费用率=企划费用支出 / 营业收入*100% | 衡量商场营销企划预算的合理性与使用效率。 |
4 | 能耗费用率(%) Energy Cost Ratio (%) | 能耗费用率=能耗费用支出 / 营业收入*100% | 衡量商场能耗管理的能力与效果。 |
5 | 人工费用率(%) Labor Cost Ratio (%) | 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支出 / 营业收入*100% | 衡量商场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与效果。 |
6 | 员工离职率(%) Employee Turnover Rate (%) | 员工离职率=员工主动离职人数 /员工总数*100% | 衡量商场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与效果、员工对公司的认同度、团队稳定性。 |
7 | 员工满意度(%) Employee SatisfactionRate (%) | 员工满意度=调查满意的员工数 /接受调查的员工总数*100% | 衡量商场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与效果、员工对人力资源政策及公司文化的认同度与满意度。 |
在编译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个别指标英文翻译可能不只一个,例如,客流数,有Traffic、Customer Flow、Footfall等表达方式,文中采用Footfall。
如果对标准和英文对译有任何建议,请随时与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新版本。同时感谢赢商tech、南京新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中百协商业创新分会、北京数衍科技有限公司等起草单位对标准工作的大力支持!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