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12-29 14:32
但客观来说,社会消费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要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振消费信心。
受疫情影响,不少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这对于就业有不小的影响。应当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救助,稳定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2022年三季度报告暨2022年四季度中国小微经营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小微经营者的净利润率约为0.7%,与第二季度(1.1%)相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与2021年第三季度相比回落明显,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政府不断推出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不少已经显效。近期,人民银行等六部门推出系列举措,加大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145万人,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但引导收入预期、增加居民收入的任务依然很重,应当进一步落实好对小微企业的信贷、税费减免缓、房租减免等举措。
有研究机构估计,全国新市民数量大致在3亿人以上,其中占比较高的是进城务工人员,或者是初入社会的毕业学生,这类新市民人群收入相对偏低。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之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社会组织应当一起努力,着力稳岗、扩岗。大型企业要主动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引导收入预期转好、消费意愿提升。
来源:中国经济网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