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0-10 14:09
北京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假日期间,CBD商圈、亚奥商圈、王府井商圈客流量分别达362.8万人次、201.2万人次和174万人次。地安门外商圈、前门大栅栏商圈、隆福寺商圈、五棵松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92.5%、38.7%、31%、21.8%。
十一长假期间,三里屯太古里客流量达75万人次,西单大悦城客流量达72万人次。银泰百货大红门店客流量同比2019年增长20%,同比2022年增长130%。东方新天地客流和销售均有明显涨幅。京西大悦城总客流近32万,环比增加58%,总销售额超3200万,环比增长超过37%。侨福芳草地假期整体客流有大幅度增长。9月29日-10月6日,西三旗万象汇客流达20万人次,车流达2万辆,整体零售额较9月第一周增长46%,交易笔数增长13%,客流增长17%,车流增长了26%。
——新京报
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了解到,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上海各大商业企业聚焦打造消费新地标、培育消费新业态等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营销活动节日市场人气高涨线上线下消费支付金额达760多亿元。
根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数据监测显示9月28日至10月5日上海线下消费金额449.2亿元其中电子产品、百货、文体用品、便利店等同比分别增长103.8%、57.3%、26.4%和17.8%线上消费金额313.9亿元。
节日期间35个重点商圈客流总量达到3789万人次同比增长34.6%。
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天河路商圈客流量超1200万人次;北京路商圈客流量380万人次,同比增长71.8%;9月29日-10月5日期间,正佳广场客流量同比2022年增长41.5%,与2019年同期持平,其中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20万人次。万博商圈客流量近300万人次,同比增长6%,销售额约1.7亿元,同比增长11%。9月29日-10月6日,凯德乐峰广场客流日均超7万人次,同比增长10%。
假期前六日,深圳服务零售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五,服务零售日均消费规模同比增长62%。深圳“越夜越精彩”,21时之后的“深夜消费”同比增长超85个百分点。
“超长假期+多彩活动”助力深圳商圈客流“爆发式增长”。“双节”假期期间,深圳市重点监测的商圈客流总量同比增长122%,销售额同比增长19.8%。
此次“2023深圳购物季”联动各大商圈企业举办了“十月品牌嗨购”“深圳咖啡节”“电子消费节”“数字生活节”等百余场促消费系列活动。“十月品牌嗨购”在10大平台同步直播,平台总观看量601万,互动高达110万;“深圳咖啡节”联动全城五个区、五大重点商圈,串联超400家咖啡品牌和数百家来深首店;“电子消费节”“数字生活节”带动交易9869笔,拉动消费2560万元。
节日期间,重庆全市重点商圈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9.9%,较2019年同期增长13%。
假期首日,全市购物中心、百货奥莱大力打折促销。天津市商务局监测的23家百货商场、51家购物中心和4家奥特莱斯销售1.3亿元,同比增长63.4%,较2019年增长16.2%,总客流量达123.3万人次,同比增长99%。
假期首日全市商超积极备货,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107家连锁超市门店实现销售额5208.5万元,同比增长37.2%,较2019年增长51.2%,客流量35.3万人次,同比增长13.7%;6家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1.57亿元,同比增长36.6%,较2019年增长1.3倍,交易量2.15万吨,同比增长18.3%。全市蔬菜批零均价与节前相比,均保持稳定。
根据“2023亿惠青岛消费年·礼惠金秋”活动总体安排,“双节”假期前夕,市商务局会同各区市组织开展新一轮1000万元家电消费券和2000万元餐饮消费券活动,截至10月6日中午,消费券累计带动家电消费1.8亿元、餐饮消费5000万元。
商场日均客流量达8万人次以上;青岛海信广场推出迪奥手袋艺术家限量合作系列展览,假期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16.9%;中山路悦喜客来推出亲子活动活跃节日氛围,假期期间商场预估客流和销售额均同比增长130%。
重点超市销售稳中有升。华润万家、盒马鲜生、永辉等重点超市依托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同步促销。麦德龙、秋林商贸、十九粮店、盒马鲜生、怡康医药、永辉超市、唐久便利、华润万家销售额同比有较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