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协会动态

2016-17年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 二

时间:2017-04-12 14:44

 

2016-17年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 (二)

 

 

三、打造独特个性,升级商品、服务和体验

 

近年来,百货业的同质化越趋严重,百货企业仍依赖于价格战、促销战。但长期的促销战导致有些顾客和会 员只在商场打折的时候才光顾,缺乏品牌忠诚度。为打造独特个性,百货业意识到做好精准定位的重要性。 主题化门店、体验类细分、体验式业态成为了盈利增长点。

 

1、 打造一站式吃喝玩乐购体验中心

 

2016年来,各种体验式消费涌现,体验式消费成百货业转型升级的焦点,许多百货企业也在门店加入体验 元素(见表2-1)。与传统百货业相比,场景化、体验化的百货商场更能吸引消费者,儿童乐园、餐馆、电 影院、超市等已经成为购物中心的标配。让消费者体会更多购物乐趣、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商品,成为百货店 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卖点。随着消费者对商业设施的功能性需求和体验性需求的日益增强,传统百货如果不丰 富业态将无法留住消费者。

 

 

我们的调查发现,76.6%的受访百货企业已经在店里增加了体验式消费元素(见图2-7),当中超过9成以上 企业增加了两项或以上的体验式消费元素,如餐饮项目、儿童业态组合、娱乐项目等(见表2-2)。

 

 

大部分受访企业表示增加体验式消费元素能提高客流及销售。41.5%的企业认为该策略可以明显提高客流, 而53.7%的企业认为可以略微提高客流。另一方面,82.9%的企业认为增加体验式消费元素可以提高销售( 见图2-8)。

 

案例. 天虹: 转型为生活方式场景的百货

2016年来,天虹新开设的3间新店 – 深圳君尚3019店、天虹新沙购物中心、珠海天虹百货都是以生活方式 场景的“新零售”模式来经营,通过在场景布置、业态组合、结算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來提升顾客体验。店內 采取主题场景的布局,各层根据不同主题引进相对应的主力店,迎合不同消費者需求。在业态布局上,覆盖 吃喝玩乐购,包括天虹自营的精品超市、快时尚品牌、书吧、KTV、美容院等,而重点是在休闲娱乐和餐饮 配套上。科技应用方面,天虹超市引入“自助结账系统”。挑选商品后,消费者可以通过天虹官方APP虹领 巾扫描商品条形码,就能通过自助收银通道完成订单识别和结算。

 

以新沙天虹购物中心为例,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目前体量最大的天虹店,其零售、餐饮与娱 乐三大板块的比例分别为55%、23%、22%,合作的商家多为年轻人所喜爱的快时尚品牌,着力于创造年 轻化、潮流化的商品与环境。

 

深圳君尚3019店定位为文化、创意、慢生活的发生地,体验业态占比达70%。该购物中心引进了众多时下 其他商场非常少见的业态,如插花、绘画、烹饪、蓝染、木艺、皮雕等文艺、工艺作坊体验品牌,以及市场 少见的设计师品牌、时尚新颖的集合馆等。

 

2、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延伸服务

当前,在百货店“千店一面”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百货企业更需要巩固服务基础,提供优质服务来打造 核心竞争力。如何经营客流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案例一、新世界百货: 收集顾客意见,了解客户需求

为做到更了解,更能满足顾客需求,新世界百货自2016年8月起推行“首席体验官计划”,要求门店经理级 以上管理人员每天花不少于30分钟访谈一名消费者,了解顾客所思所求,期望更深入地融入本地消费者。目 前已经访问1万多名顾客,收集到众多经营与服务改善提案9。

 

案例二、茂业百货: 提升VIP顾客服务质量

茂业百货在2016年重点提升服务能力,特别是针对会员的服务升级。茂业百货把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 功能和运用持续升级,进行更为细致的会员体系搭建和等级分类,通过会员专享推广活动、积分折扣、会员 专用休息室、会员私人订制和购物顾问服务等手段、实现对会员的精准营销。

 

四、加快转变经营模式

 

进入“新零售”时代,百货企业应更掌握独家资源,通过个性化、差异化的品牌与商品赢得消费者。在引入 新品牌、培育自有品牌、更精准的品牌定位等方面做出尝试。采用买手制的百货,其货品会更加多元化,更 具竞争力,也可以更贴近消费者需求。

 

1、推进自采自营、自有品牌模式开发

 

近年来,自采自营、自有品牌模式在中国百货业界可谓乘势而进,许多百货企业鉴于联营模式的弊端,早已 积极探索自采自营、尝试买手制、引入独家代理、开发自有品牌。即使困难重重,但是从国内外的成功例子 引证,自采自营、自有品牌模式无论在品牌的信誉、利润、特色、成本上都有诸多优势。加大特色品牌的采 买比例,推进与国内外品牌及代理商的深入合作和实现自有品牌开发成为百货业转型变革的焦点。

 

我们的调查发现,76.6%受訪百貨已經采行自采自營模式(见图2-9)。然而,近62.5%受访百货企业现有 的自采自营比例不到10%(见表2-3)。在开展自采自营的企业当中,37.8%的企业采取区域代理或总代理 的方式,33.3%的企业采取买断某一品类或品牌,37.8%的企业拥有自己的自有品牌(见图2-10和2-11);  当中超过41.7%的企业表示过去一年有加大自有品牌比例(见图2-12)。值得注意的是,受访百货企业普遍 认为开发自有品牌面临众多挑战,31.3%的企业认为自有品牌商品获得市场认可时间过长,28.8%的企业认 为没有合适的人才去开发设计自有品牌商品(见图2-13)。

 

 

案例一、合肥百货大楼

合肥百货大楼于2016年内在消费品连锁板块中,深度挖掘供应链空间,加快向自营、直营模式的转变, 自营黄金珠宝、女装能力与质量进一步提升。旗下合家福超市全力推进“三自” (自采自营、自有品牌) 模式,2016年上半年 “三自”产品累计销售4.1亿元,同比增长14.5%。

 

案例二、新世界百货

为了实行差异化经营及提升毛利率,新世界百货集团进一步拓展自营业务,于2016年内创立n+自然烘焙, 于上海淮海店开设首家专门店。此外,新世界百货集团于2015年取得三个高端时尚品牌– Moschino、Love  Moschino及REDValentino的中国区独家经营权,并于2016年内先后在一线及二线城市增加零售据点,进 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案例三、安德利百货

有“乡村版沃尔玛”之称的安徽安德利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在以联营模式为主的众多百货企业中,是少有采 用自营模式的百货零售企业,商品自营比重占比80%,供应商代理品牌只占20%。数据显示,安德利百货 各大品类中,大家电自营比例为100%、小家电自营比例为80%、服装及黄金珠宝化妆品自营比例为70%-

80%、皮鞋针织品类自营比例为100%。

 

案例四、金鹰商贸

2016年,金鹰商贸集团积极拓展自营业务,继续加大与优质品牌供应商的深度合作,提供差异性、高性价 比的精致商品,涵盖德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众多国际名品、服饰、鞋品、童装、生活用品和文 创商品。同时,金鹰商贸向产业链纵向延伸,与国内核心服装面料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开发优质优 价的 “极致单品”系列商品,持续拓展高性价比的自有特色品牌业务。截至2016年上半年,自营品牌在金 鹰商贸内开设 242个专柜,自营商品业务销售同比增长20.1%,达到168.5百万元。

 

2、 大力推行买手制甚至自设买手店,为顾客搜集全球精品

 

为了迎合消费者个性化的购物需求,一些百货企业大力推行买手制,自己组建团队,然后招募买手,从传统 租赁模式转型到以品牌集合店模式经营的百货店。经营买手店模式成为一些百货店差异化竞争的有力武器。 品牌集合店抓住现代消费者追求个性、时尚、潮流的购物心理,同时拥有丰富产品线,可延长顾客的逗留时 间,有助于百货企业差异化经营。

 

案例 一、北京SKP: 自营SKP Select

近年来,北京华联集团旗下的北京SKP积极转型为兼具直营采购模式的精品百货公司,并且加强特许经营的 力度,积极引进更多独家品牌入驻。自2014年起,北京SKP建立SKP Select 概念店,组建了完整的零售、 采购团队,招募了包括买手、视觉陈列,零售运营等相关专业人才。SKP Select以买手店模式经营,在全球 采购超过200多个新锐设计师品牌的产品,包括Alexander Wang、MM6、Opening Ceremony、Public  School与Self Portrait等潮流品牌14,同时配合场景化的布局,加强顾客购物体验。

 

北京SKP的SKP Select店

 

案例二、 东方商厦: 买手孵化基地

百联集团旗下的百货板块东方商厦徐汇店于2016年进行升级转型,使用全新的“淮海755”品牌,从单纯的 百货经营转型至买断自营,首次推出品牌买手制,为百联集团旗下首个“买手孵化基地”。东方商厦这次改 造升级,并没有改变以百货为主的经营模式,只是用了“买手”和“眼光”来重新定义传统百货。新的布局 中有相当一部分自营空间,例如670平方米的男士品牌集合馆采取店中店的形式,并推出私人定制服务,为 消费者提供专业独特的搭配建议。东方商厦还招聘了多名在连卡佛和老佛爷百货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买手, 并在商场开辟了国际采买区域,出售买手们到各大时装周采买的货品。东方商厦更尝试了跨界,开设了一家 自营的咖啡馆“馡咖啡”。东方商厦未来的目标是通过多元化、多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能为顾客搜集全球 精品的买手队伍,实现“买手百货”的转型。

 

案例三、天虹百货: 自建 买手制自营平台

为满年轻人足追求有趣、品质生活的消费需求,天虹组建了专业的时尚买手和运营团队,搭建了Rain系列买手制百货自营平台,旗下包括时尚买手集合馆Rain&Co、女装集合馆Rain&Color、童装集合馆  Rain&Kids、家居集合馆Rain&Home等。时尚买手集合馆Rain&Co汇集了全球各地的时尚品牌,涉及服 饰、包袋和配饰等多种品类,目前开设了两家门店,分别处于深圳君尚百货中心店和深圳君尚3019店。另 外,天虹百货在华南区独家代理Cache Cache、Jojo等国际女装品牌。

 

3、深耕国内外供应链,与品牌深度合作

 

与优质品牌供应链深度合作,向产业链纵向延伸也成为 当下百货业界转型升级的普遍举措。以百货业务为中心,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并加强对内外各环节的管控,以更好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百货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对供应商进行统一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营费用。

 

根据我们的调查,73.4%的百货企业近几年已积极与供 应商和品牌商加深合作(见图2-14)。在合作的方式中,59.6%的百货企业参与供应商和品牌商的终端销售管理及销售数据共享,48.9%的百货企业则参与库存管理及库存数据共享,46.8%的百货企业采取单品管理的方式(见图2-15)。

 

案例一、大商集团

2016年,大商集团深度介入商品股权产权地权,希望从所有权上控制稀缺商品资源,提升以商品为基础的 核心竞争力。在澳大利亚,继收购格林岩石牧场、钓鱼沟牧场之后,又收购黑金和牛牧场及澳大利亚布林德 利牧场,成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最大牧场主;其后成功进驻德国南部,获得拥有425年历史的城堡酿酒 厂主权。

 

案例二、金鹰集团

2016年,金鹰集团通过与德国百货集团Karstadt和药房连锁Stern Apotheke等合作伙伴以海外直采、源头 供应链等方式直接采购进口商品,并实现与境外商品同价;通过与澳洲 Blackmores及美国GNC等保健品品 牌战略合作,在集团门店内开设品牌展示体验店,为顾客提供线上商品实体展示、体验和互动以及便捷、直 接的售后服务;通过国内产地直供、与农场合作等,把源头最新鲜的产品带给顾客。

 

4、积极拓展业态多元化及涉足其他商业领域

 

为了丰富百货企业的经营业态和范围、提升企业竞争力,当下,百货业跨界布局多领域、多元化业态发展态 势非常明显,各大百货企业纷纷在百货业态的基础上拓展跨业态经营,包括购物中心、奥特莱斯、跨境电商 体验店、便利店等等。

 

我们的调查发现,69.8%的受访百货企业已经涉足百货以外的零售业态(见图2-16)。其中,涉足超市/大 卖场及购物中心最为普遍,比例分别为70.5%和47.7%(见图2-17)。在还没有涉足其他零售业态的受访 企业中,有40.4%的受访百货企业表示有计划涉足其他零售业态,这当中以购物中心及奥特莱斯业态最受关 注,分别有43.5%及30.4%的百货企业计划涉足这两种业态(见图2-18及图2-19)。

 

案例一、百盛集团: 开设独立精品超市及美妆概念店

为进一步打造集团的商业生态链,百盛近年来大力发展多元化业态,继于2016年在上海开设了百盛首家独 立超市 Parkson Supermarket,经营来自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多个地区的上万件商品之后,又将于2017年 开设美妆店概念店Parkson Beauty,以销售美妆及护肤产品为主。该店将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美妆建议,以 迎合更偏向线下体验的年轻消费者。此前,百盛也大力发展餐饮业态,除特许经营品牌 – 包括法日休闲餐厅Franco、美国餐厅Johnny Rockets、咖啡厅The Library Coffee Bar 及三明治餐厅Quiznos外,已曾于2015  年推出两个餐饮自有品牌 ZieZac Café 和鸡荟。

 

案例二、百联集团: 拓展购物中心、奥特莱斯业态板块

百联集团近年来积极发展跨界业务,在其转型升级战略中,优先扩张购物中心、发展奥特莱斯业态。于  2016年内,百联集团拥有百货店24家,购物中心16家,奥特莱斯5家。

 

区域性拓展购物中心 – 购物中心业态是百联股份的核心业态,未来将更注重深耕上海及长三角市场,更突出 社区型购物中心的发展。

 

全国拓展奥特莱斯 – 奥特莱斯板块是百联集团新的增长点,百联将在全国布局奥特莱斯,目前已确定了在长 沙、济南、成都、合肥等地开店,到2020年,将在全国开出15家百联奥特莱斯 。

 

5、引进 “快闪店” 模式

 

在过去一年,新概念限时 “快闪店” 在百货业界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看准消费者追求限时、限量、与新 奇潮流的消费习惯,越来越多百货店引进快闪店,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特色品牌选择,有助提升人流。对百货 店来说,快闪店以短期租赁形式租予品牌商,用艺术与创新的店面设计,并加入体验元素,提升销售坪效。 根据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的研究,快闪店平均能为购物中心和百货店带来了10%-15%的营业 额增长。

 

案例一、银泰百货

在2016年,银泰百货与不少品牌快闪店合作。9月,杭州银泰百货城西店东广场推出限时(只限三天) 的Mini  Cooper快闪体验店,意在推广品牌; 12月,银泰百货在杭州武林店首次推出限时奢侈品集合快闪店,意在增 加品牌曝光度并试水市场22。2017年1月,西湖银泰城推出 “同道大叔”快闪店 (只限18天) ,吸引大量人 流。银泰百货计划将来在更多银泰店中推出快闪店,通过新鲜感来增加门店吸引力。

 

案例二、北京老佛爷百货

老佛爷百货亦经常跟不同外国品牌合作,以快闪店形式引进外国品牌,增加品牌曝光度并试水市场。曾经与

老佛爷百货推出快闪店的品牌包括日本品牌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单板滑雪品牌Burton、轻奢品牌珑骧Longchamp等。老佛爷百货以快闪店实践独特营销模式,形成鲜明的独特性,成功确立老佛爷百货在消费者心中的时尚潮流百货地位。

 

精彩继续,请看2016-17年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 (三)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