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9-03-29 12:46
2019年3月28日,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百货零售业年会暨商业创新峰会将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召开,《新零售百科》作为特约媒体参加会议。
大会邀请了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郑文就推动零售业加快创新发展的政策进行解读。郑司长结合消费市场的新变化,对零售业的转型创新提出政策性指导和建议。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来自银泰、合生商业、东百、波司登、利群、步步高、中粮置地、派沃等60余位来自海内外流通界、消费领域的重量级人物构成了本次论坛的演讲阵容,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千位零售商、品牌商、零售服务商高层参加了会议。
1
中 国 零 售 业 发 展
已 经 进 入 创 新 变 革 关 键 时 期
郑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
近年来零售创新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从去年到现在,整个零售行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零售市场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总体增速继续保持国际领先。2018年全国商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从增速上看,虽然说比以前有所回落,但是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还是处于领先的水平。
第二是零售业态结构不断优化。便利型业态发展加快;综合型的业态也保持稳定增长;在线的零售继续高速发展,2018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达到18%。
第三是融合发展日益加深,线上线下进一步深度融合。在线零售商加快拓展线下业务,大力布局社区超市,生鲜超市、便利店,小型业态也加快了上线销售的步伐。就2018年来看,连锁便利店企业开展线上业务的门店已经超过了70%。
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推动零售转型升级,促进城市消费。
第一加快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目前我国经营面积在两万平方米以上的步行街有2100多条,这些步行街还存在着环境不够好,档次不够高,功能不完善,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去年我们启动了步行街的改造提升试点,确定王府井步行街等11条首批步行街的改造提升试点。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这些步行街能够不断地改善硬件环境,同时也引进国际优质高端品牌,引导步行街内的企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提高智慧化水平,提升商品的品质和服务的功能。
第二大力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打造便民消费载体。近几年,我国的便利店增速一直处于零售业态之首,但仍然着布局不合理、品牌化、连锁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和制度环境,推动优化便利店布局,扩大品牌连锁便利店的覆盖范围。
第三着力构建城乡高效配送体系,打通消费最后一公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物流的降低增效,为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零售的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2
加 速 经 济 转 型 升 级
推 进 高 质 量 发 展
2018年,中国经济遇到的是诸多内外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外部来讲矛盾是中美贸易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的思潮泛滥。内部我们叫做三期叠加,就是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往刺激经济增长负作用的消化期。
去年中国经济增长是6.6%,中国经济总量达到90万亿人民币,总理讲,我们一方面是稳中有进,另外一方面我们还是要看到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
把握中国宏观经济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
一个从生产角度看,在2018年第四季度我们中国工业增长速度只有5.7%,是2008、2009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
从需求角度看,投资当中有三大块,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其中块头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2018年的增长只有3.8%,2017年是19%,再往前都是30%左右。
所以我们可以从生产和需求两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存在下行的压力。
这次总理报告明确的讲,说现在第一位的任务是把自己事情办好,就是转型升级,让中国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度增长占向高质量发展。过去中国经济高增长更多靠三个大量投入:资本投入、资源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现在发生变化了,我们还想过去那样过多追求GDP,追求高速度,我们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但得不到缓解,相反还会加剧,我们一定要由高速度走向高质量,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我讲四条:
第一条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实现百货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是绿色发展,让我们大家吃的放心,穿的舒心。
第三是开放,我们一定要推动全球化,推动开放。
第四是高质量发展应当是以民生改善,以老百姓获得感为根本目标的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
3
国 际 时 尚 零 售 的 发 展 趋 势
Helen Lambert,法国兰博国际零售咨询公司 CEO
兰博国际零售咨询在欧洲拥有40年的从业经验,客户包括美国的尼曼百货,迪拜购物中心,中国的SKP等品牌。公司见证了零售行业的历史发展和趋势,也熟知百货公司应当如何面对如今充满挑战的零售时代。
首先,百货商场面临着不断在改变的消费者价值观,必须努力创造与之匹配的文化,更多要销售情感,来替代传统的百货销售模式。零售关键的是提供具有情感记忆的购买,与顾客建立牢固的联系。
客户体验让店铺成为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如今通过独特的产品策划,独特的商店规划和娱乐趋势,建设餐饮、酒吧以及体验课程等吸引客户,通过商店中的独家商品以及快闪店的概念,吸引顾客进行实体购物替代在线购物,在线平台只是一个引客流进实体店的策略。
此外,社群体验是百货公司自身适应社区的想法,也可以成为商店个性的关键方面,社区会成为西方百货关注的一个角度。
另外,品牌主导百货,今天的品牌不像五年前一定需要百货商场,而百货商场必须适应这些品牌的特性,并提出与该品牌战略目标一致的活动与娱乐方案建议。
然后,对西方客户而言,最终的奢侈品是对健康的投资。百货商场将继续推动这一趋势,从纯粹的百货商场扩展到其他健康和健身领域,兰博国际预测,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意味着维生素、保健药物等将来会越来越多的用于健康。
比如在伦敦的蓝鸟商店开设了有关维生素饮品的酒吧。英国塞尔福里奇百货里面新建了一个拳击台,客户可以在商店预定拳击训练课程。店铺将继续将健身、桑拿、美发融于设计中。
最后,高级手工艺和定制化元素在百货商场举办活动中越来越受欢迎,例如皮革定制等活动。
为什么客流和生意在银泰店里都恢复上升?现在在银泰店里逛店的人有90%是通过手机最后完成的所有的交易链路,这个数字还在上升。在互联网和实体商业之间巨大的区别是,以前每单交易的付款就是结束,但是互联网每一单交易恰巧是下一单交易的开始,顾客就跟你建立了一个双向联系。
银泰现在努力做的是用大数据去重构人货场,其实人货场只是代表了所谓的零售环节里面的一些要素,要用十年、二十年的维度去看这些零售要素。十年以后,有哪些零售要素还依然会存在,请把它抽离出来做数字化,然后再把它重构到一起成为一条链路。重构过以后的这些要素一定会组成一个高效的链路。
今后所有的企业,都会基于云,银泰今年已经可以把核心业务全部云化了,可以取消了前置机,顾客可以顺利地在异地退换货;可以处理比原来本地服务的时候差不多十倍左右的交易规模。当然,跟顾客沟通的渠道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以前只有说临柜了你才服务我,现在通过手机APP可以服务,有三分之一的顾客是在家里打开喵街以后再来线下,同时因为银泰跟淘宝、天猫、支付宝打通了,所以淘宝11亿的活跃用户就变成了潜在客人。
所谓的百货店的摩尔化,或者购物中心百货化是伪命题。百货店就应该做的更加百货,购物中心就应该做的更加购物中心,而不是把它变成一个餐饮楼。所谓的体验是伪需求,顾客来你的店是为了买到货的,在买到货的时候再有所谓的吃喝体验那是对的,百货店里的咖啡厅不是用来引流的,是去那歇脚的。
5
国 内 百 货 业 的 现 状、痛 点、趋 势
楚修齐,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在会上发布了《2018-2019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协会会长楚修齐在现场总结了当前国内百货业发展的现状痛点及未来趋势。
《报告》显示,从统计的90家百货企业情况来看,销售总额增长4.2%,利润总额增长6.4%,主营业务利润增长5.7%。费用总额下降3.7%,利润总额增长6.4%,净资产增长7.5%,从业人员下降3.1%。
从2018年的销售增长情况来看,消费升级比较明显,智慧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增长亮点,服务消费已经达到48%。
近两年来,百货零售业的发展具有六大特点:
1、线上线下融合初见成效。线上线下融合是零售业发展趋势,也是行业共识,百货行业的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经历的过程是,从PC电商,到O2O,又到移动电商,再到社交电商。
2、企业并购重组持续深化。2018、2019年大的企业并购案有20多例,百货占了一半,比较典型的像银泰收购西安开元,广百和友谊合并,首旅整合王府井,苏宁易购收购万达百货。需要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所以需要并购重组;需要渠道上游延伸,很多著名的百货公司都在和品牌商进行深度联合。
3、自采自应模式深入探索。扩大自营虽是众心所向,大势所趋,但行业也面临着资金库存在压力,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现有的资源怎么去整合利用,百货店、品牌商、竞销商的利益再分配如何解决,如何打破现有的分销体系带来价格上的实惠,这些都是非常严峻的课题。
4、集合店呈现多元化发展。集合店的价值是在聚客、提效,经营模式与自采自营相结合,采取合伙人制,成为独立业务线条,独立拓展开店。
5、IP、文化和体验成聚客利器。上海第一百货设置了突出老上海元素的“大戏院、梧桐、弄堂、夜上海”四大主题;银泰联手国漫IP打造商业合作平台,共同打造动漫商场;K11和SKP通过充满文化和艺术气息的设计陈列,成为消费者的打卡地。
6、技术助力会员营销。百货企业现在通过技术基本上可以实现数据采集、会员激活唤醒,客户标签、标准营销等一系列动作。
此外,百货业当前发展要应对五大痛点:转型遇到瓶颈阻力;转型、创新带来阵痛;成本压力继续提升;商品价格缺乏竞争力;核心能力提升仍需时日。
最后,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包含五个方面:总体发展持续向好;百货渠道下沉;技术与百货零售业需求紧密结合,全面助推新百货业态;95、00后消费逐步增加;M型消费是趋势。
6
以 平 台 化 思 维 创 新 空 间 运 营
王海燕,合生商业集团商业事业部副总经理
合生在做商业地产、购物中心,综合体方面的心得和感受,有以下四点:
第一个必须以空间经营为核心,把整个购物中心看做一个整体空间,为这个空间里注入更多元素,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增加商业溢价。在朝阳合生汇,也就是合生汇产品线2.0体系的时候,首先在B1和B2层打造两万平米的主题街区,街区内都是连通的,里面有将近两百个租户,两万平米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在五层,有一个5000平米的室内公共空间,从去年年初跟腾讯一起组织电竞的比赛,到我们7、8月份做了大的IP,到年底这一个空间一年已经给我们这个项目挣了1800万的收入。
第二条是必须拥抱科技。去年7、8月份合生汇在恋物街推出了智能无人售卖系统,电子价签、IFID,都在这条街区做了整个45天的运转,最终五层零售坪效已经突破2000块钱一平米。去年年底,推出了自有品牌禾棠,依托合生通APP和会员,打通线上和线下,快速周转商品给到顾客更多新鲜的选择。
第三就是看投资回报,说白了就是必须要挣钱,由这个评判商业运营项目是否在良性运转,是否给股东很好的打分的标准。2016年,合生配合北京市政府改造了南三环大红门批发市场,经过七个月的改造,2016年年底开业了,通过这两年多运营,目前来讲整体的项目经营收入提高两倍。
还有一点是深刻理解零售特质。一定要平台化,千万不要看一个项目,也不要看眼前一点点利益,一定要打开你的格局,打开你的思路。很多IP未必适合你的商业经营和运作,一定要形成自有IP。通过自有IP的输出、复制和改变,提升品质和服务,最终达成商业地产资产升值。
7
未 来 商 业 偏 向 文 娱 化
臧涛,派沃(中国)商业设计机构执行董事
新零售无非是站在技术的翅膀上,站在互联网的翅膀上,让企业更了解消费者,从主动提供商品到主动研究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
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是60后、50后,而消费者17-31岁占到70%以上,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所以80后和90后也成为消费主力,所以企业不一定真的了解消费者。
下一代的百货企业,非主流已经变成主流,大悦城是典型的非主流,跟其他购物中心不一样,消费阶层、定位标签更清晰,对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更理解,提供了更多文娱化的生活方式。
未来是一个人货场重构的时代,事实上生活模式的文娱化推动了商业的文娱化。未来人货场的重构一定是基于消费阶层固化的生活方式的演变。
未来商业的文娱化分两个层面,第一内容文娱化,第二场景文娱化。内容的文娱化是两类,一类是新功能的叠加,原来的商场可能只有卖货,现在增加了宠物乐园、专业医院、培训机构、技术场馆、酒吧等等;另一类是传统内容的升级,像茑屋书店、茑屋家电、巧克力共和国,本身是卖商品的,但是为了让商品增加随机消费,甚至增加很多品牌文化的植入,进行了场景升级。
场景的娱乐化体现在,建筑变成地标性的设计才具有独有魅力的吸引力,还可以把建筑赋予一定的灵魂,比如文化IP植入。此外,主题化、公园化的商业空间氛围,未来也会让商业项目脱颖而出。高科技的植入,科技体验也是增加卖场文娱化必不可少的工具。
8
颠 覆 传 统 ,用 内 容 驱 动 + 体 验 驱 动 +
营 销 驱 动 打 造 有 生 命 力 的 商 业 体
袁幸福,东百商业执行总裁
所有零售人特别是从事百货的零售人,都遇到的共性问题是什么?
顾客消费体验不佳,空间有限,硬件老化,动线固化,除了商品还是商品,最关键商品五年、十年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可能五年传统百货商品更换率不超过20%,所以顾客看到永远是老面孔,没有创新,没有新意。同时,品牌方向渠道方转变,削减百货业的渠道话语权。
今天消费者变化太快了,已经超出了零售经营者的想象。第一个影响力是电商教育下的便捷式的消费需求,这是80后、90后最典型的特性。第二个是消费者分级化,跟中国的资产分配有关联。第三个消费理念的质变,从普通的老百姓到中产阶级,他们都向往美好生活的场景。
内容驱动加体验驱动加营销驱动,是整个东百中心的规划。通过市场调研以后,把老百货的传统标签彻底颠覆掉,把东百中心定位成时尚商业体。因为综合体验还不错,一共有18万方,地处整个城市中心,可以覆盖整个福州或者福州周边,所以把它定位成一个强客群的商业体。
重新规划后的东百中心,从以前469个品牌扩容到673个品牌,重复力进行大力改进,这里面因为增加很多体验性业态,所以零售业比例在大量下降。引进了很多首进福建省的品牌,还有2个全国首进,64个福建省首进,总共622个品牌。其中奈雪是去年9月底开业,他对于这个店的期望值没那么高,没想到奈雪开进去以后,到今天为止是全国销售额第一,超过了300万。
化妆品在东百中心的定位是第一核心竞争品。福建省的化妆品做的非常差,整个福建省在2017年卖出的化妆品的总额不如五广。东百大概首进了28个品牌,2018年整个化妆品销售25个亿,同比增长276%,今年预计化妆品业绩是做到近6个亿。
2018年整个东百中心调完了以后,销售规模到了20个亿,客流3000万。在东百中心从商品体验性业态到娱乐配套体验性业态都有,做了一个观景台,是整个福州唯一的五A级景区,在那里提供了很多望远镜等配套的东西。在空间打造上,做了一个叠水广场,有两个体验性的中庭。
东百营销的核心目的是让标签更清晰,东百想做出90后、00后对东百标签的认知,比如针对C馆打造出来冠军街,希望这条街进来所有品牌都能成为冠军。C区里面进来了很多福建省首进,还有一个全国首进。2017年的元宵节,东百跟政府联合做了一个封街活动,从下午的六点钟开始封街,当天晚上的客流超过了100万。
2018年东百中心全年的VIP的纳新11.86万,VIP年龄下降了三岁。这11.86万里面,有70%、80%以上的85后、90后。VIP人均消费8731,2018年VIP新客消费频次2.29次,不是很高的一个值。说明东百的新客年龄跟忠诚度还不高,这是需要东百在未来经营里面要做的事情,是整个VIP从年龄结构到消费能力,以及消费频次的基本诉求。
说的容易,做到难,要有实际落地内容的支撑,和团队不断自我变革和超越的认知。
活动预告
2019中国零售业会员营销大会
5.29-31 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