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研究

对比中美,为什么说中国百货业是优质的流通渠道?

时间:2020-04-10 11:39

一直以来,中国百货业的发展广受关注,舆论总体偏负面,焦点主要集中在联营模式、线上冲击、购物中心影响等因素。有的认为美国百货已经日落西山,中国百货将步其后尘。特别是在疫情之中,百货业是零售各个业态中,受影响较大的,对百货业的担心、关注又多了一些。

 

到底什么样的模式适合中国百货业?中美百货业有哪些本质的区别?中国百货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本文逐一分析这些问题。

 

一、近期美国同行的表现

近二年,美国零售业的大环境不佳,特别是百货业几乎没有一个好消息。

美国.jpg

 1 西尔斯(Sears)破产

西尔斯百货曾经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私人零售企业。它的创始人理查德·西尔斯在1884年就开始尝试邮购商品,1900年成为美国零售业销售额排行榜的第一名。上世纪40年代,西尔斯的营收一度高达当时美国GDP1%,随后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百货零售商。直到1989年,沃尔玛才打破了西尔斯的销售记录。

2009年之后,西尔斯百货的经营下滑明显,20181015日,其正式向美国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近期,受疫情影响,处于重组中的西尔斯百货将仅剩下的162家店全部关闭,其14000名员工处于临时解雇状态。

 

 2 巴尼斯(Barneys)破产

西尔斯百货破产一年之后,2019 8月,美国奢侈品百货巴尼斯(Barneys)宣布提交破产申请,两个月后被品牌管理公司 Authentic Brands Group(以下简称 “ABG”)以2.71亿美元买断,之后其自有门店悉数关闭,并以店中店形式寄居在其他百货公司中,或通过品牌授权的方式轻资产运营。

巴尼斯成立于1923年,以男装专卖起步,曾经号称为全球奢华时尚的权威,以知名设计师品牌闻名。对于巴尼斯的破产,市场专家认为,一方面是高昂的地租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奢侈电商平台带来的竞争与冲击,而顾客也在面临消费转型。

 

 3 梅西(Macy's )市值暴跌

330日梅西百货(Macy's )公布财报,2020财年年报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5.64亿美元,同比下降49.1%;营业收入为245.60亿美元,同比下跌4.58%

42日,梅西百货市值已跌破15亿美元,仅为巅峰时期的1/15。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表示,梅西百货更适合小盘股指数,并将梅西百货从标普500指数中剔除,移入标普小盘股600指数。

近几年,梅西百货一直比较困难,今年初,梅西曾宣布:着手在3年内关停125家盈利垫底的门店并且削减2000个公司岗位。在电商业务方面,梅西投入很大,并且跻身美国十大电商公司之列,但其线上销售额与亚马逊、沃尔玛线上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4 彭尼百货(J.C. Penney)生存艰难

由于糟糕的经营表现让投资者持续抛售,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彭尼百货集团市值蒸发超过90%,信贷评级也深陷垃圾级别,提高了借贷成本。2019年其市值下挫67%,最低时市值只有2.6亿美元,而长期债务则一直在40亿美元左右。

彭尼百货创立于1902年,1920年到1930年,是其黄金十年,以平均每3 天开一家新店的速度开设了1250家分店,最高峰时门店数量近2000家。

受疫情影响,彭尼百货已关闭其目前全部850家门店,

 

 5 尼曼百货(Neiman Marcus)可能破产

据国外媒体最新报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巨额债务影响,尼曼百货近日将考虑申请破产保护。尼曼百货正在与银行商谈申请破产重组,以减轻其高达43亿美元的债务负担,但目前集团没有做出最终决定。

尼曼百货创立于1907年,是美国主营奢侈品的高端连锁百货店,能够进入该百货的品牌都是各个行业中最顶级的。

在美国市场,奢侈品零售的持续低迷,高端物业价格攀升,奢侈品零售业普遍步履维艰。

 

二、中国百货企业的表现

相比美国,中国零售市场总体上仍保持一定增幅,但销售和利润增幅都在持续下降。对于百货业态,状况要明显好于美国同行。

从最近几家百货公司的年报情况作为一个侧面,来了解行业情况:

中国.jpg


 1 新华百货

320日披露年报: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6.7亿,同比增长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亿,同比增长32.6%,增幅连续3年保持在27%以上。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21.8%

从业务结构来看,连锁超市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连锁超市营业收入为37.2亿,营收占比为53.5%,毛利率为11.8%

 

 2 茂业商业

324日发布年报:2019年实现营收122.34亿元,同比下滑6.65%,实现净利润12.59亿元,同比增长4.56%

茂业商业旗下共有22家实体零售门店,经营业态包括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及超市;商业零售主要经营模式仍为自营模式、联营模式和租赁模式,以联营模式为主。

 

 3 合肥百货

328日发布年报:2019实现营收109.09亿元,同比增长2.12%;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下滑28.9%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9.8%,基本维持上年水平,净利率为2.3%,较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公司百货(含家电)营业收入为64.2亿,营收占比为58.8%,毛利率为15.4%

其利润下滑,主要受大额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拉动,及参股华融消费金融投资亏损拖累的综合影响(投资华融消费金融产生4553万元亏损)。

 

 4 岁宝百货

330日发布年报:2019年集团营业收入为7.94亿元,同比减少18.2%。经营溢利3.33亿元,同比增加152.8%。归属股东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加24.5%

截至20191231日,岁宝百货拥有或经营17百货店,总建筑面积约为311489.8平方米。

 

 5 金鹰百货

331日发布年报,集团2019年实现销售所得款项总额182.47亿元,同比减少3.9%;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11.86亿元,同比增长32.03%

2019年,集团以“品质经济”为导向,以“美好生活”为诉求,加快门店商品规划调整,重点突出提升存量与发展增量。全年客流量达到1.894亿人次,同比增长6.6%

 

在已发布年报的五家公司中,只有合肥百货因投资亏损造成净利下降,其它均有较大增幅。五家公司的数字,并不能说明中国百货的全貌,还要从更深层次的经营管理模式了解百货的运营。

 

三、中美百货经营的差异

每个国家的零售市场,都有其独特性。与美国相比,中国百货的经营模式差异巨大,这些差异的存在,也决定了中国百货市场不可能出现美国市场的频繁倒闭破产现象。

 1 时间轴线的差异。

美国百货的黄金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前文提到的西尔斯百货、彭尼百货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大发展。二战后期有一段时间,百货店数量减少,占零售比重下降。但到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期,又有一次恢复阶段,数量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也有所提高。(详见:李飞《中国百货店深化轨迹研究》)。

从个体来看,前述五个经营困难的知名百货店,均是百年老店,从生命周期来看,也至少是处于下半场了。

相比美国,中国的百货业则要年轻很多。除了少数改期开放前就有一定历史的国有百货企业(他们真正的发展,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改制开始的),大多数百货店成立的时间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如金鹰百货,1992年以房地产公司进入市场,1995年新街口店开业。岁宝百货则是在1996年开业第一家门店。

如果说美国的百货业是老年,我们的百货业则处于青壮年,应对复杂的零售市场,青壮年更有冲劲和魄力。

 

 2 经营模式的差异。

美国百货的经营相对简单,其基本特点是:

1.自营为主。店内商品绝大多数为自营,优势是毛利较高,但对经营水平和专业队伍要求非常高,最主要的是资金占用巨大,面临破产或已经破产的公司,负债大都是在40亿美元左右,或更高。

2.业态单一化。美国百货的业态普遍单一,即一般仅经营百货一种业态。好处是便于管理,问题是抗风险能力差,没有回旋余地。

3.经营标准化。美国大型百货的门店数量很多,如彭尼百货,在业绩不断下滑的情况下,仍有850家店,梅西百货有近700家店。这些店几乎是千店一面,在东、西海岸进到同一个品牌的百货店,几乎看不到什么区别。

中国的百货则要灵活很多。首先,我们以联营为主,联营和自营的优劣行业讨论很多,此处不展开,只说明一条优势,联营使百货企业保持资产较轻,如果是大部分自营,此次疫情可能很多百货店就倒下了。

其次是业态综合,大多数百货店有超市业务,甚至占比还比较大(如合肥百货、新华百货)。疫情期间,虽然百货店没有生意了,但超市弥补了很多。各个业务互相帮衬,抗风险能力较强。

第三是非标准化。中国零售,连最需要标准化的超市都开始讲求一店一面,百货更需要差异化和个性化。在实际经营中,各个区域的店总有较大的权力组织商品和经营,形成了各个地区的特点。

 

 3 市场环境的差异。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表面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市场供给、品牌结构等方方面面,在这样的市场里,除了现在电商带来一些扰动,其它基本按部就班,大发展很难,小错误就会影响生死。

中国市场,总体处于消费升级阶段(升级与分级讨论很多),不考虑疫情的阶段性影响,总体上购买力在增强,品质消费、兴趣爱好消费、娱乐消费都在提升,因此,百货作为时尚和品质消费的目的地,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4 电商冲击的差异。

美国百货业受电商冲击,主要体现在最近这几年中。以亚马逊为首的大型电商,不断服装、家居等传统百货领地,抢占了市场份额。分析美国经营困难的百货,无一不提及受到电商的冲击。

而电商对中国百货业的影响,始于2010年前后,第一批次是对家电和数码音像的影响,导致很多百货不再经营这两个品类。对于服装品类的影响,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总体上,现在电商对百货业的影响处于稳定期,高峰已过。中国百货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大多已不会再提及电商渠道的影响。各个渠道已相对平衡,甚至有流量回流,如化妆品在百货提升很快。

 

四、中国百货业的发展趋势

百货的发展趋势,各种理论和判断非常多,总体上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段提升即以数字化手段替代传统方式,全面连结员工、顾客、商品,包括直播、社群、电商等全渠道业务的开展。

 2 场景转换。从业态功能上看,有的业态疫情中解决基本温饱,有的业态疫情后满足生活方式。即有亲子娱乐、有改善消费、有兴趣消费,也有爱国爱家、同舟共济、自由自在、互帮互助、健康整洁等情绪的宣泄。

 3 自营与联营结合。现有能力和条件,百货业无法大面积开展自营,在做好联营,组合好商品的同时,逐步深化自营。

 4 差异化个性化。这是满足个性化消费者日益增加的需要,也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需要。

 5 体验化互动化。不仅仅是增加了餐饮就是体验化了,更多是从消费者决策购买历程(consumer journey)角度考虑,在消费者“知晓搜索查询比较购买反馈”的各个环节,与其互动,强化体验。

 

综上分析,如果按照美国大多数百货是百年老店来对比,中国百货业至少还有70年好时光。如果按照我们自身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趋势分析,百货业态仍然是优质的流通渠道和资源。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