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1-07-16 17:24
一年来,实体零售的运营管理数字化手段逐步加强,各类触点和各类工具日益线上化,线上销售占总销售额的比重稳步提升,实体零售的数字化已经从试水阶段步入了深水区。
1. 数字化工具普遍使用。
无论是自行开发,还是乙方提供,有大量的数字化工具应用到业务中。包括会员拉新与营销、支付管理、卡券发放与核销等,这些工具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理效率,改善了顾客体验。
2. 前端基本实现数字化。
主要包括拉新会员、会员权益、收银管理、停车管理、互动屏、加入WIFI、扫码、发券等,基本实现了数字化。
3. 简单营销基本数字化。
简单的营销功能,如客流统计、信息发布、卡券领取与核销、导购管理等,基本能够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当然还远远达不到精准画像和精准营销的要求。
4. 普遍建立单一或多条电商渠道。
大部份企业至少建立了一条电商渠道,如小程序商城,有的同时开展了直播、到家服务等。
5. 移动端体系初步确定。
作为较轻的数字化手段,移动端的小程序(不仅是商城,也包括各荐具体的功能,如储值卡)和公号得到普遍应用。
6. 2B流程基本实现在线化。
企业的订货、补货、对账、结算等功能,大多实现了在线化。
1. 从工具变为能力。
数字化工具可以开发或购买,但运营能力并不是马上就能获取,如线上商城、数据分析、营销引流等,都需要企业有相应专业人员,只有一套工具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经常听到这样的消息:**企业巨资引入一套系统,但发挥作用远不及预期。这其中,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建设是一个重要原因。
2. 从前台到中后台。
前台的数字化相对容易实现,难点是前台的数据信息流向中后台,中后台如何识别、处理,如果没有强大的中后台能力,无论前台触点和业务环节的数字化水平有多强,都无法产生长期的效益。强大的中后台是决策智能化的基础。
3. 从点到全链路闭环。
数字化要实现点、线、网的几个步骤。首先是完善触点,打通堵点,形成业务闭环,然后与相关业务协同交叉,形成网。如会员服务,从扫码或领券加入会员,到信息推送、权益获得,然后产生购买,以及售后服务、评价分享,再次购买等。
4. 从单一渠道到全域。
最核心的是将线上各个渠道(小程序、直播、旗舰店、社群)和线下渠道有机整合,实现从线上线下双循环到一体化大循环,例如顾客识别实现one ID,同一个商家,同一个顾客。
5. 从四面开花到私域生态。
流量是近二年线下企业最大的需求,因为心情迫切,想了很多办法引入流量,或合作或购买,但这些流量起到的作用往往有限。企业越业越倾向于构建私域流量,把更多的营销资源投入到私域流量中去。
6. 从粗放种草收割到精细运营。
线上大型电商平台基于庞大稳定的流量,频繁采取种草收割的模式。但对于流量有限的线下企业来说,简单粗暴的流量收割并不是长远之计,更多的应该充分重视公域,不断扩大私域,针对私域进行精细化运营,实现精准营销。
数字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对大部分实体零售来说,把握住、经营好线下才是根本。互联网和数字化手段是优化和强化线下的工具,借助数字化,让线下场景更丰富、触点更鲜活、渠道更多元、服务更动心。
针对实体零售数字化的观点和争论非常多,为了在众多纷繁复杂的理论观点、技术路线和方案中,找到真正能够促进零售企业的精华部分,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定于2021年9月上旬在杭州召开“2021零售技术应用大会”,集中探讨和分享优秀案例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