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1-10-28 10:38
百联作为一家深耕上海,努力面向长三角的商业零售集团,在整合发展过程中,面对数字化大潮,始终积极找寻成长之路和开拓之途。在过去的几年,由集团强力推动,几大业态共同携手,在数字化的进程中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10月13-15日在杭州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主办的“中国零售技术应用大会”上,百联全渠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晓琰分享了“百联的数字化探索之路”,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晓琰 百联全渠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百联全渠道公司缘起
百联全渠道公司是做什么的?百联集团拥有历史悠久、丰富多元的线下零售业态,上千家的大小门店。百联的数字化新起点在6年前,集团规划“十三五”时,明确了两条战略主线,那就是电子商务化和传统业务转型。战略落地需要有一个组织来构建线上和线下的整合与融通,承担平台的运营角色,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改革、迭代原来相对传统的运营模式。同时,以平台为载体,推动线下实体门店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并能向上发展和强化百联的渠道和供应链建设。零售的供应链是内核,更优地构建人、货、场,才能更好地服务终端消费者。同时,作为“场”,本身也承担着联接、服务各类商家或供应商的角色。6年前,百联集团的“+互联网”战略,提出需要成立专业化公司来搭建数字化平台,推进电子商务和传统的零售门店转型。因而就有了百联全渠道公司。
2015年,百联全渠道公司成立。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于遍布上海城区大街小巷的联华超市而言,在发挥线下门店功能的同时,如何体现其线上场景和价值?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把百联当下的资源打造成未来的特色和优势?初期,团队在门店的数字化改造方面和联华同事们做了很多深入探讨,不断磨合,逐步确立了线上到家业务模式的雏形。初期的两年聚力在平台建设,通过不断地内部测试和试运营,2016年5月19日 “i百联”平台正式上线,当时还只有不多的超市门店能提供到家服务,后续逐步提升和扩展,到了今天到家业务已在申城基本覆盖。
在探索超市业态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百货怎么做?针对流百类消费频次、物理空间和消费模式的特点,2017年夏,开始和青浦奥莱研究线下购物场景数字化的路径。当年底,第一次尝试把青浦奥莱的品牌上线,实现了初期版的线上线下一盘货。2018年春节,很欣喜地看到青浦奥莱的订单发往了全国很多城市,最远到了新疆和西藏。这对团队很是鼓舞,认为互联网和线下业务模式的结合值得去深耕。i百联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B2C平台,百联做这个平台的初心,始终是希望能把线下零售的业务场景和线上模式做融合,体现出生态的力量。
通过到家和云店两种模式,我们尝试把超市、大店与线上场景实现了物理连接,用技术和平台助力线下零售的数字化实践。过去的5年中,我们探索性地做了很多数字化产品,努力扩展数字化触点连接,但仅有物理连接远远不够,后续还希望能进一步将线上线下做深度融通并使其产生化学反应。当然这个过程,对未来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团队配置,都会是巨大挑战。
2020年末集团在谋划未来5年发展蓝图时,突出强化了数字化连接、数字化运营的重要性。在“十四五”规划中更明确提出:向商业产业集团发展,到2025年要建设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商业体。在战略目标指引下,集团将着力数字化体系建设,依托平台整合架构底座,搭建集团统一的数字化中台,并在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数字化门店改造的深化。
基于数字化的战略目标,未来对于全渠道公司也明晰了定位:百联全渠道公司担当整个集团数字化战略落地实施的角色;按照集团构建的数字化蓝图,产研结合,技术驱动产品,产品联动业务,促进数字化经济和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共生。同时,作为集团内部的一家科技企业,也会更凸显集团研发资源的聚集和效益体现。以战略来引领,以业务来指导,以用户思维来推动,承接集团和各个业态的数字化项目,为各个零售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和系统保障。另外,在集团数据安全和数字生态构建方面也将承担相应的任务和角色。
百联集团的数字化探索
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算法、数据、算力是三大核心要素。三大核心要素正好与A(AI 人工智能)、B(Big Data大数据)、C(Cloud云)这三个战略技术相辅相成。算法体现了用数据来驱动运营。对海量数据的提炼后,可以挖掘出更好的信息,去训练系统,用系统来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运营目标。同时,基于技术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也可以不断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解决人力不能解决的问题。算力,我们理解可以依托现在的云技术,集团也正好在考虑未来的云战略部署,希望通过云技术和现有IT架构来搭建混合云,释放系统上的空间,提高整体的运维效率,更好的保障信息系统的高效和有序运营。
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数据。数据的积累和打通尤其是一个长期且艰辛的过程。如果想将数据变成资产,则必须沉下心来耕耘。无论是人工智能、云计算,也许都可以借助外力,但唯有数据是自己的,没有捷径,且无法请别人代劳。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提出了双中台概念,即一个业务中台,一个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实现业务数据化,有很多既有信息系统,很多的数据,有它自成一体的历史沿革,数据壁垒只有被打破了,才能把数据通过算力和算法激发出数据力量、体现数据资产的价值。第二个是数据中台,也就是一切数据业务化,这是更大的挑战,。通过对业务数据的萃取和连接,形成基于业务的数据体系,通过大数据助力业务发展。这是彼此促进、彼此优化的过程。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零售系统建设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模式和基本阵型。
基于这样一个闭环,我们才会有大数据的价值链路:各种业务数据在应用后,通过数据清洗和数据刷新接入到数仓;按数字产品、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做分类。未来的数据赋能将侧重在两方面:一是支持决策层面,二是支持精准运营,给各个业态、业务BU提供更好的经营管理的决策和运营分析、智能营销等。
坚守初心做好线上线下融合,更好地贯通近场和外场的流量,打通场景、联通触点,持续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不懈努力,百联集团把各个业态与百联通会员体系进行了整合再造,实现了一个会员体系、一个会员帐号、一个会员分级标准和一体化的会员积分原则。用积分通存通兑的方式,贯通整个集团所有零售业态,将与消费者的互动,触达、运营、转化和留存沉淀在一个有效的载体上。而通过百联通会员体系,全渠道在数字化会员的运营方面也可以开展更多的创新实践、开发更多的产品工具。当然运营并不是终极目标,只是手段和方式,最终目的仍是指向长期的用户增长。
百联“慧眼通”的实践
实践过程中,我们也碰到过很多痛点和难点。慧眼通CDP产品主旨在于服务多渠道、跨业态发展的零售商和品牌商,帮助企业搭建统一的客户数据管理系统和多层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全业态的标签画像,搭建基于STP的大数据精准营销应用生态,提供完整的市场洞察、人群分析、营销触达和效果追踪数据运营链路,最大化激活私域数据价值,有效驱动各业态的业务增长。
从2019年10月开始项目筹备并做市场调研,2020年初进入开发阶段,2020年7月完成第一版产品上线并交付用户试用,随后进入周期性快速迭代。2020年10月交付部分门店使用;12月上线CDP基础版功能,随后开放给全部的百货和购物中心门店使用。
进入2021年之后,随着“数字化战略”的日益清晰,我们开始在CDP的基础上,再与SCRM系统实现打通,真正实现了“数智化营销”的全闭环,能够为各业态的会员营销提供极大的灵活性和精细化空间,可以让各个业态/门店充分发挥门店自身的特点来个性化地制定会员营销策略。
整个产品现在分为四个系统,由三个子系统和一个数据集市构成。以人群细分引擎作为联动,以客户的全景标签画像来助力自动化营销。CDP将会员分了六大类,系统基于会员偏好属性分类打标签。基于这些标签沉淀,可以不断丰富运营端策略,做目标的设定和人群的圈选;并在营销活动结束后,输出营销活动效果分析,实现闭环管理。“慧眼通”是以CDP为基础,提供全渠道数字化一体化解决方案,把整个集团各个业态的会员数据整合了在一个平台。
从数字化的实践过程来看,未来还有丰富的发展空间,也还有很多路要走。零售的挑战在于她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也正因此,才让我们的行业充满着可能和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我的伙伴们一直痛并努力着,也始终快乐地奋力前行。
扫码下载会议PPT
请扫码报名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