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研究

导购数字化,还有哪些功课要补?

时间:2022-02-17 17:24

今日下午,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和有赞共同举办线上分享交流会,主题为“导购数字化—打通百购行业私域运营节点”。协会杨青松秘书长在会上做了题为“导购数字化,还有哪些功课要补?”的分享。


分享内容摘要如下:


一、导购目前基本情况


协会在2021年开展了导购情况的调研,下面是报告的一些基本的情况:


1.数量结构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测算,全国百货、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导购员近2000万人。

样本企业品牌导购平均占比68%,企业自有员工平均为32%。单一业态奥莱、百货、购物中心的导购占比较高,集团中有超市业态的占比相对低些。


2.年龄结构

参与调查企业均认为近几年导购员年龄有增大的趋势,样本企业导购平均年龄为34岁。最高为某一线城市国有百货集团下属的一家百货门店,导购平均为41岁。

年轻导购集中在美妆和奢侈品类,这些品牌的招聘条件 “年龄20-30岁,形象气质佳…”。高端百货导购年龄低于平均数值。


3.知识结构

初中、高中/职高学历占比61%。导购员学历水平在逐年提高,与顾客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其中大专和本科合计占比近40%。


4.流失率

2020年导购平均流失率为31%,整体上比2019年提高。从地域上看,三四线城市流失率低,有的甚至比2019年同比下降;一线城市流失率最高,如某一线百货公司的流失率超过50%。


(以上详细信息请见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21导购员职业发展调查报告》,2022年报告将于近期启动)


二、导购的职能变化


传统导购,以销售为主,包括库存管理、上架货品、产品陈列、退换货管理等。全渠道和数字化条件下,导购还需拉新会员、维护社群,甚至作为主播开展直播。在开展直播业务的百货企业中,大部分以本企业导购作为主播,特别是美妆品类的直播。有的门店设有专门的直播间,有的直接利用卖场柜台作为直播间,充分显示了百货企业在直播中的品牌优势和成本优势。


新的职能变化,对导购的综合能力要求强化,集客户服务(线上+线下)、品牌形象展示、产品专家、营销主播等功能于一身。传统的导购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零售商和品牌商对导购的管理与激励面临变革。


图:银泰百货的直播,不仅是导购,企业负责人也积极参与到直播中


三、导购是私域运营节点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业务链条的节点:企业内部的数字化流程和体系(如ERP、商户管理系统、CRM)和外部的数字化顾客(顾客使用APP、小程序、社群等工具或手段),往往是通过导购进行链接的。


2.品牌合作的节点: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合作,前半段是位置、价格或扣点、结算、入场装修等协议内容的确定,落实和执行零售商的业务要求、遵守卖场规章制度、完成销售目标,这些需要导购达成。


3.销售达成的节点:导购是销售计划和销售达成的节点,门店的销售或品牌的销售成果,大部分依靠导购达成、实现,优秀的导购特别是店长作用巨大。店长是品牌商在商场内经营的代表人,是商场细分业务单元的营业指挥者,是品牌在商场内的经营目标实现者。


4.会员服务的节点:导购也是会员服务规划和会员服务执行的节点。品牌商的会员等级划分、权益实现、现场体验,基本是通过导购完成的;零售商的会员服务和顾客的现场感受基本来自导购于导购的服务。


四、导购数字化功课


重点是五个方面:


1.身份认同

企业文化建设,认同感与忠诚度,重点是对于零售商。

导购员身份上绝大部分隶属于品牌商,人事关系、劳动待遇、绩效管理等,都依附于品牌商,商场对供应商员工没有调配、奖惩、培养等权力。同时,导购绝大部分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是在商场内,在管理上就形成矛盾:劳动关系和日常管理错位。需要通过多方式,提升导购的认同感,为零售商多做贡献。


图:华北商厦的升旗仪式,增强导购的身份认同


2.激励机制

薪酬和激励机制,重点是分销分润管理。

导购的工资方案,管理方一般采取底薪+提成的政策。提成根据店面大小、品类特性等,分为两种情况:配合接单的平均分成,和自由接单的谁成交谁分成。在全渠道和全员分销的模式下,合理的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变得更加重要。


3.工具开发

目前企业一般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数字化管理流程(如审批、结算等),也搭建了一条或多条线上渠道,但往往欠缺导购的数字化管理工具,特别是面向导购的便利性有时效性的操作页面。如果把导购的销售工作比做零售的前线,前线没有好的工具,是打不好战的。


图:协会组织参观百货会员企业,展示导购使用的数字化终端系统,销售达成后,导购的分润直接到个人账户


4.后台建设

重点是数据协同,如库存、订单、会员识别等。没有协同,或者导购看不到库存、会员等信息,可能会形成较差的消费体验。

协会之前的调查也显示,在零售商建立的所有系统中,对CRM最不满意,近8成企业选择CRM。主要原因包括:系统没打通、不精准、个性化不够、多年没有更新等。


5.督导管理

即制度、方法和工具的具体落实,强化执行力。

商场对导购员虽然有一定的管理,但只是日常基础工作的管理,如现场督导、纪律要求、销售统计等,对导购员没有体系化的管理,对导购员的约束力不足。

优秀的商场,零售商的管理人员与品牌导购深度绑定,共同分析市场,研究顾客,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了导购的业务能力和执行力。


可以说,商场、品牌、导购三者利害与共,休戚相关!全渠道下的经营模式,带给导购管理很大的挑战。如果固守原有的管理方法,没有跟上数字化消费者,没有满足导购职能变化的变革需求,企业很难再有发展。但如果政策得当,工具得手,也是重大的机遇!



END



 往期推荐 



Costco会员店2021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大涨的原因


商务部明确2022年促消费重点领域


2022年百货业六大趋势展望


2021年零售发展的七大热点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