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研究

展望——2023年零售业发展八大趋势

时间:2023-01-03 15:32

零售业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市场化改革,期间经历了内资跑马圈地、对外资全面开放、电商分流等大事件,而这三年疫情的冲击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影响力度更大,时间更长。数据显示,2022年只有极少数零售商的销售额超过2019年,大部分仅为2019年的7-8成。

在疫情防控不断优化调整的大背景下,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大方向下,展望2023年,零售业发展将呈现以下八大趋势:

一、恢复常态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于2023年的工作重点,第一条即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这为2023年的零售业发展确定了基调。

零售的恢复在不同业态、不同品类会有较大的差异。从业态上看,经营品质和个性化的可选消费业态,将迎来较强的反弹,包括百货、购物中心、奥莱等业态。作为一个简单的对比,2021年在某些时间点和某些区域,疫情有缓和的迹象,当年反弹最好的就是百货业态,企业销售和利润普遍大幅提高。而2023年市场的信心明显好于2021年,因此必将迎来更大的增长。

从品类看,由于放开餐饮、正常上班等政策,疫情期间全家人居家生活的情况改变,个人消费中的必需消费品下降,而因疫情造成的婚庆延期产生的金银珠宝需求、因商务活动增加产生的美妆和正装需求、因外出游玩产生的户外用品需求将得到巨大释放。

二、回归根本

疫情三年,零售业开展了很多创新,特别是线上业务得到快速发展。2023年,零售业将会继续保持创新的动力,但经营的重点应该是回归根本,进行经营能力的比拼。

首先是商品经营能力或者说是商品力。向消费者提供实实在在、物有所值的商品,可能比一些花哨的创新更有意义。这其中包括产品定位、采购、招租、供应链和供应商管理、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

其次是顾客服务水平或者说是服务力。零售的核心就是围绕产品和服务做文章,优秀的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在数字化时代,服务向前和向后大大延伸,线下零售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类场景和工具,不仅在店内服务好顾客,在店外也为顾客带来良好的体验。

第三是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三年疫情已经吃掉了企业很多积累,新的一年,一定要守住企业的生存之本,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实现盈利。

三、追求价值

回顾这几年生意依然火爆的企业,核心共同点就是“价值”,要么是高端奢侈品店的产品独一无二,要么是必需消费品业态的价廉物美。受持续疫情影响,有相当一部分的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降低,对消费的信心偏弱,所以对价值的需求就更为强烈。

从全球零售业来看,价值消费的业态主要包括折扣店(包括软折扣、硬折扣、尾货折扣等),均价店、会员店、奥特莱斯等。其中硬折扣在经济发展下行的市场最受欢迎,如在欧洲发展最快,近几年引入国内,但规模一直不大;尾货折扣主要是近几年在国内市场发展起来,受供应链等制约,规模有限。均价店以美国和日本发展最为突出,有门店几千、上万家的大型连锁企业。会员店以美国的开市客和山姆两大体系为主,均已进入中国市场,并快速发展。奥特莱斯也是在国内发展较快的业态,无论是城市奥莱还是文旅奥莱,除了已开业项目,还有大量项目在筹备中。

这些业态中,势头正劲的是会员店和奥特莱斯,有些门店的业绩令同行羡慕,他们的顾客盈门和其它一些商场的门可罗雀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预见,这两种业态仍将是2023年发展最快的。

四、流量为王

在疫情前的2019年,零售行业就已进入存量时代。2023年,零售企业的外延开店扩张的基础薄弱,动力不足,企业的经营仍将以存量的门店和存量的客户为主,后者是前者生存发展的基础,流量为王在2023年将得到更为明确的印证,并且对于线下零售来说,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零售企业现在面对的顾客,是被疫情改变了习惯的消费者。他们熟练并且习惯于使用线上下单,他们通过网络提前详细掌握意向购买商品的情况,他们乐于在社交媒体中分享购物体验。如果想抓住这些流量,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改变固有的顾客服务手段。

以往企业的会员部和客服部,是核心业务部门之外的边缘部门,他们位卑言轻,只有在提供

一点会员数据,或去解决个别难缠的顾客时,才显示他们的作用。现在是时候强化他们的作用了,他们和商品部门是企业的两只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商业已从产品和渠道为王的时代到用户运营时代,疫情放开后线下回归是大趋势,企业为了恢复增长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消费者,这种局面已经开始。

五、提升体验

良好的体验是增加顾客粘性的重要手段,是顾客来店购物并且复购的主要理由。反过来说,如果一个消费者在某家门店有不好的体验,他大概率不会重复光顾。不好的体验可能是被漠视,没有导购及时服务;可能是被欺骗,例如商品或服务价格明显高于其它渠道的价格;也可能是鄙夷门店陈设,或是对售后服务的不满。

体验是顾客的综合感受,从零售商的角度,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不仅仅是增加儿童、餐饮、冰场等体验的商户,还要有体验的场景,如时尚的卖场陈设布局,以及场景式、沉浸式购物体验;更要有体验的商品(如试吃、试用、试穿)和体验的服务(宾至如归的感受)。

在我们开展这些工作的时候,商品与服务中就凝聚了“体验价值”,而消费者愿意为优秀的体验付费。

六、追求健康

如果问现在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什么,健康可能是排在首位的,2023年远离疫情是所有人的希望。保持健康有很多手段,如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劳逸结合、乐观的精神等。这些每一项都影响零售商的商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

如在饮食方面,零售商可以在厨卫产品和各类食材方面做更多文章。最近的一份《Z世代饮料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Z世代消费者重视健康养生,购买饮料时首选无糖或三分糖。Z世代尚且如此,更不用提60后、70后了。

如在运动方面,具体体现在运动器材和运动服装等品类。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3858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将达到5989亿元。其中国产运动品牌在千禧青年中的认知度普遍较高。

七、整合重组

整合重组是每一次大的市场波动后市场的必然反应。三年疫情造成的波动是史无前例的,大部分企业的现金流和净利润大幅下降,无论哪个业态,亏损企业的占比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同时市场又开始向好,这种拐点时间,正是资本最活跃的时期。

有的企业经营困难或者失去了信心,在主动寻求合作伙伴。有的企业看到市场机会,在市场低点进行主动投资。有的是政府在重新布局,整合国有资源。在过去的一年中,已经有广百股份和广州友谊、重庆百货和重庆商社的重组。

可以预见,2023年的整合重组案例将会明显增加,其中主要是同业态整合,增加体量和竞争力,也会有个别异业重组,进行资源互补的情况。

八、数字化升级

零售业由于场景丰富,触点多元,一直是数字化应用最为活跃的行业,各种应用模式、各类数字化产品和工具层出不穷,加之企业不断提升的数字化团队,以及日益强化的应用和运营能力,有很多已得到市场的印证。

数字化升级,将主要是围绕四个方面做工作。一是顾客数字化,包括私域、存量、增量、会员标签、推送等工作;二是消费场景数字化,包括停车、收银、大屏等的管理;三是消费流程数字化,从顾客进行商品选择,到结算,到售后和评价等的全流程数字化;四是工作场景数字化,这是内部分销办法、专柜收银、合同管理、各类审批等各类办公管理的数字化。

可以说数字化是适应消费模式变化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体验增加复购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运营效率的主要抓手,更是零售发展的大方向。

现代零售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2023年注定是一次大的分水岭、转折点,市场总体向好,企业也必将重回向上发展的轨道。而把握趋势,抓住要点,能够让企业走得更稳,更远!



 往期推荐 


零售元宇宙解决方案及应用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元宇宙时代的新百货

在困境中寻找零售发展亮点(二)商品能力逐步提升

在困境中寻找零售发展亮点(一):数字化成效渐显

《2022年零售业数字化及营销创新案例集》全文发布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