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研究

业绩优秀的百货企业,我们发现了这个共同点

时间:2025-02-24 15:27

2024年零售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陆续发布,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结合对一些未上市公司的线下走访交流,发现业绩优秀的百货企业,有一个共同点:与品牌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品牌商紧密合作的百货店,业绩大多很好;与品牌商关系松散的百货店,业绩肯定较差。这个共同点,可能也适用于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


零售市场化改革早期的百货店(大致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基本上采用的是自营模式,其后逐步演化为联营为主,加之部分出租的方式。联营+出租的优势是减少零售商的经营成本,如人工成本、采购成本等,同时降低零售商的经营风险,如存货滞销风险,零售商的收益相对有保障。在快速发展的增量市场中,这种模式无可厚非,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中国的百货店没有像美国百货行业由于大比例自营,在存货没有周转的情况下出现大量破产保护的案例。


但在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下,这种品牌商和零售商二张皮、各干各的情况不可持续。如何强化零售商与品牌商的关系,快消品行业走在了前面。超市业态在2000年前后,处于增长最快的时间段,一是因为经济快速发展,消费市场出现大量的空白;二是2024年底前零售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取消对外资投资股权、发展地域和门店数量的限制),导致在这前后的几年中,中外零售企业大规模跑马圈地,规模迅速扩大。经过短短的几年内,超市行业的增速很快下滑,企业开始关注内部效率的提升,特别是如何与品牌商共同成长,宝洁、联合利华等大型快消品牌商提出了“共同生意计划”的概念。


共同生意计划的本质是零售商与供应商通过深度协作,共享数据、资源及市场洞察,制定联合目标,如销售增长、库存优化、消费者体验提升等,达到共同提升双方业绩的目标。主要合作模式包括:


1、组织人员协同:双方建立与市场、供应链等功能相对应的组织架构,做到组织功能的有效衔接。


2、供应链协同:在商品的需求预测、库存周转、物流效率、售后服务等方面,建立 有效的协同机制。


3、数据共享: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精准营销(如会员体系构成和消费特点),实现精准推送。


4、场景化合作:根据零售商的节庆营销规划和店铺场景设计,协同开展场景化营销。


对于零售商和品牌商来说,如果能够建立上述的共同生意计划,有多重益处,包括资源共享与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双方信任与稳定性等,根本上提升双方的业绩水平。


例如,国芳集团在与品牌商开展共同生意计划时,首先会明确合作的具体目标和利益分配方式。这包括确定双方希望实现的目标,如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或提升销售业绩等,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利益分配,以确保合作关系的公平合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以及探索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商业模式等方式,有效地开展了共同生意计划,实现了双方的共赢发展。2024年公司在主力店持续改造的情况下,业绩受到一定影响,进入2025年,新店已开始持续发力。


图片

国芳集团数字化赋能商户


银泰百货把多家品牌专柜建在群聊里,流程审批、补货、推流等品牌运营的日常工作,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协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通过与品牌商的持续 深耕合作,数个美妆品牌专柜连续多年业绩居于全国第一。


图片

银泰采用全渠道模式销售商品


锡林浩特民盛购物中心是一家坐落于下沉市场的商场,目前各类入驻品牌商户有400余家,对于这些合作伙伴,民盛的承诺是“建立彼此信赖、休戚与共的伙伴关系,互助成长,合作共赢。”在实际合作中,民盛深入联动品牌经营,深度赋能品牌成长,帮助品牌勇创销冠,培养出内蒙及华北区50余个明星品牌,多个品牌的销售额超过省会地区。


图片

民盛的“爱要大声说出来”文化


与品牌深入协同,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但在实践中,只有少数零售企业从中获益。为何真正有效开展协同的并不多?核心原因,除了长期惯性的联营模式下,零售商通过提成赚钱更容易,还有以下关键点:


1、 双方如何形成利益导向,实现长期战略绑定?利润分成模式?


2、 双方是否有对应的组织架构建设,有对应的人力资源设置?


3、 双方如何实现有效品牌资源触达,把真正想要的品牌招进来?


4、 数字化水平是否支撑深度协作?,是否实现数据打通,需求预测共享?


只有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百货店的升级转型,而不仅仅是外在形象的升级,不仅仅是品牌层级、数量和位置的调整。只有零售商和品牌商深度协同,二者才可能从“零和博弈”到“生态共赢“,同理租用于购物中心和奥莱。




在3月31-4月2日于上海召开的”第二十二届中国百货零售业年会暨商业创新峰会“期间,将深入探讨行业转型升级相关话题。会议总体安排如下:

图片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