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研究

60岁以上人口3.1亿,实体商业如何参与银发经济

时间:2025-10-14 11:24

图片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来源:综合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来源:人民日报2024-05-14)。

随着银发人群规模的扩大和银发经济规模的增长,实体商业正面临从传统零售向适老化服务转型的历史性机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国务院办厅于2024年1月15日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更强调推动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实体商业作为连接供需的核心载体,需通过场景重构、服务升级与生态共建,激活这一数万亿级的市场。

一、银发经济市场与政策红利

  1. 市场潜力

当前银发经济占GDP比重约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来源:《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其中老年医疗保健、文旅消费增速显著。例如,候鸟式旅居养老模式已催生冬季南方沿海城市超千亿元消费市场。

与国际数据对比,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球位居中上行列,少子化和长寿趋势使得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预计2030年前后,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20%。

  1. 政策驱动

在国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包括七大项,即扩大老年助餐服务、拓展居家助老服务、发展社区便民服务、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完善养老照护服务、丰富老年文体服务、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等。在很多方面,实体商业大有可为。

  1. 技术发展

特别是借助数字化工具,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应用,银发产业正从传统服务向数据驱动转型。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等技术可精准满足老年人健康管理、养老监护等个性化需求同时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场景的适老化升级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例如,智慧养老平台通过整合分散服务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二、如何参与银发经济

  1. 空间适老化改造

硬件和设施:例如在主入口设置轮椅辅助按钮及防滑坡道,自动扶梯调整为慢速模式,通道采用光面材质便于轮椅通行。在电梯旁、楼梯转角等闲置角落增设休息区,搭配防滑地胶和扶手,提升安全性

软件和服务:例如卫生间安装防滑地砖和紧急呼叫按钮,设置放大镜价签、防滑购物车,增加智能导购系统;标识适当采用大字体设计等。

  1. 服务场景创新

主要是业态与场景的适配。如融合健康管理、社交娱乐等需求,打造社区老年生活服务中心;增加养生食品、定制服装、慢节奏娱乐(如棋牌室)等符合老年需求的品牌;定期更新主题场景(如健康讲座、怀旧市集)等。

  1. 产业链协同发展

银发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大的产业,在规模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产业链协同。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偏好,定制化开发低糖食品、防摔服饰等商品。建立银发产品直采通道,减少中间环节成本。

三、发展建议

1.  适合商圈需求。根据商业所在商圈消费客群的特点,决定银发元素、相关商户的占比和实现方式。

2.  适合硬件条件。有些新增餐饮和服务项目,需要对硬件进行改造,综合平衡改造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决定是否改造、如何改造。

3.  强化合规经营。警惕个别入驻商户,特别是保健产品和健康服务的虚假宣传等乱象,做到严格进场管理和日常运营管理。

4.  避免同质化竞争:与社区普遍的一般服务相区别,尽可能提供差异化服务。

实体商业参与银发经济,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社会责任,也是挖掘新增量的商业必然。通过空间重构、服务升级与生态共建,可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未来,随着数智化技术深度应用,实体商业有望成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现渠道和核心枢纽。


【返回列表页】
加入协会
意见反馈
品牌资源
服务商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深度联结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