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7-04 08:57
当前中国零售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消费市场呈现边际改善趋势。但居民消费意愿与能力提升仍需时日,理性消费与情绪价值需求并存的消费特征日益显著。在此背景下,上品商业构建的“质价比”消费模式,恰逢其时地回应了市场痛点。其通过供应链革新实现价格优势,以数字化赋能提升运营效率,用品质管控夯实消费信任,形成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型,这或许正是其获得峰会青睐的核心逻辑。
作为民营经济体的典型代表,上品商业的成长轨迹具有行业启示意义。从单一实体门店到全渠道专业折扣百货集团,上品商业深度参与并推动了中国零售业态的迭代进程。
北京市上品商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联合创始人张颖
在电商冲击最为猛烈的时期,上品商业没有选择价格战内卷,而是通过构建共生共赢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实现突围。其与数百家品牌建立的战略级合作网络,突破传统零售“渠道加价”的窠臼,通过品牌直营商与一级代理商的深度绑定,形成去中间化的价值传递链条。这种模式不仅使商品价格低于市场均价,更关键的是建立了基于数据共享的供需预测机制,库存周转效率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品质管控层面,上品商业建立的“三重管控体系”彰显长期主义价值。其打造的“合法授权-质量检测-同类渠道最低售价”管控机制,确保了“价格优势”与“品质保障”的动态平衡。这种对商品生命周期的严格管理,使其核心会员年复购率保持高位,验证了“品质消费”在理性消费时代依然强劲的需求潜力。
如果说供应链革新是上品商业构筑竞争壁垒的基石,那么数字化转型则是其突破增长边界的战略跃迁。上品商业数字化转型的纵深推进,为实体商业突围提供了方法论。 在“三个转变”的时代命题下,上品商业以“技术驱动业务创新”为突破口,重构了实体零售的价值创造逻辑。
其构建的智慧运营体系,以实体门店为创新原点,通过“消费场景+社交场景+文化场景”的三维融合,将商业空间转化为价值共创平台:AI数智营销系统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构建需求图谱,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触达;商场广告位融合数字化创新,在真实场景中构建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智慧运营平台更以单品级管理颗粒度,打通跨专柜数据壁垒;实时监控客流热力与消费动线,为会员画像注入时空维度,使精准营销兼具商业效率与人文温度。
与此同时,上品商业还将文化赋能深度融入场景创新,在实体空间中注入中华文化基因。春节写春联、元宵做灯笼、端午包粽子等民俗体验活动,让门店化身传统文化传播场域;日常中医养生局、亲子书法课堂等活动,则以“文化体验+知识服务”重构消费动机。这种将数字智能与人文温度相结合的实践,使上品商业的门店客流中年轻家庭占比显著提升,更通过社交媒体裂变传播,将单一门店的影响力辐射至社区圈层。
这种以实体为支点、以创新为半径的转型路径,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更在数字经济时代重塑了实体商业的“场域价值”,为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值得关注的是,上品商业将商业逻辑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的实践。其围绕“可持续时尚”,以持续十余年的旧衣回收计划为轴心,通过门店常设的公益回收点,在零售场景中植入社会价值实践基因。这项长期主义实践不仅推动衣物再生利用率提升,更通过公益徒步、社区市集等IP活动,构建起“商业+公益”的可持续生态。在ESG理念成为全球商业共识的当下,展现出民营经济体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创新担当。
站在品牌强国的战略维度审视,上品商业的案例具有双重意义:对内,其证明实体经济通过模式创新完全能够穿越周期;对外,这种“质效双优”的消费模型,为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面向未来,上品商业正推进“多维共振”的长效发展战略:在外部维度,深化“商圈共生+社区深耕”的双服务网络,通过数据中台实现与周边商业体的客流共享与营销协同,同时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抓手,将门店服务半径延伸至社区生活全场景;在内部维度,持续推进“组织敏捷化+管理颗粒度”的双向革新,建立跨部门数据看板与动态决策机制,使供应链响应速度、门店运营效率与消费趋势变化实现同频共振。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正将社交场景塑造从“功能叠加”升维至“情感运营”,通过会员兴趣图谱构建社群生态,打造具有情感共鸣的消费目的地。
当行业还在探索场景创新时,上品商业已率先完成从“空间经营者”到“生活提案者”的角色转变,为中国实体商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具想象力的解题思路。
8月20-22日即将召开的“2025零售数字化年会”上,北京市上品商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冯胜琦先生将就上品商业智慧运营体系等相关话题展开深度研讨,欢迎大家关注近期即将发布的会议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