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11-07 20:10
中国的商业经过轰轰烈烈四十年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了以供给侧为主导的国际国内全品类全业态全区域全渠道覆盖的商业网络。
近十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渐放缓,人口红利的普惠性逐渐转向城市间积极争夺人才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商业原先过于依赖于发现新的快速增长渠道模式。但在追求“更快更强更新”的巨大惯性推动下,让新模式周期变短,尤其是在经历了从线上平台取缔线下实体的替代论再到网红直播的巨大暴富泡沫变革后,这些商业新模式逐渐从“救命稻草”降温成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来到2024年,当重奢保增幅的光环褪去;当二次元已经热到租金不抵物业费;当数字化的价值卡在供应链和渠道两端无法提供大数据和建模模型,久久无法绽放“核势能”;当非标项目存在层出不穷的算不过账的问题……这一切都在告诉大家,成功并非仅仅依赖于发现面向未来的新商业模式,而是要靠强烈的情感共鸣来读懂自己和强者之间的合作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和可预见的市场趋势逐渐变得难以捉摸......
那么中国商业的下半场到底是什么?
是什么都在问题里。
中国商业的下半场,会伴随着需求侧的线下商业空间和线上商业场景的系统升级,中国的制造业要解决各个大区的人民美好生活的具象表达,即沿着色彩/版型/口味等,会衍生出非常多的中低倍率的区域或全国品牌。
中国商业的下半场,要靠“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一起解决不同级别的城市到底需要多少商业的问题,解决资产/商业/资本之间如何基于专业彼此赋能的问题。
中国商业的下半场,会伴随着海量8090后走上中高层,大量00/10后要变成中基层,需要所有愿意做大做强的企业一起解决好真正基于企业使命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好管理层文化和组织建设,搭建好基于人工智能的职业化队伍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过往几十年成长起来的大企业,真正对商业有敬畏心,要真把“顾客价值第一”落在各种制度里,也要真正地把组织里的每个人组织起来把简单而正确的事做成,也要吸引有能力做难而正确的事的关键人物。
我相信,在商业下半场未来的三四十年里,中国的经济一定会在科技的重仓下和人民的友善开放下整体向好。所以,我也会用心用力陪伴和见证中国商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每一年我都会在商业最繁华的上海,以下半场的核心问题为轴,与大家分享更多实践和思考。
作者:丁昀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主任、和奕咨询创始人
第十届年度零售研究分享会希望面对未来变化的商业世界,能给零售行业持续赋能,点亮更多的光!
一、时间:2024年11月15—16日(9:00-18:00)
二、地点:上海华夏假日酒店•华夏厅
三、主题:下一个五年,商业如何面对
四、主办单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和奕咨询
五、核心课程
开启分享:2024年实体商业行业观察与启示
第一章 下一个五年的竞争逻辑——零售企业布局“十五五”的关键策略建议
1、 全景分析:行业周期与战略选择
2、 未来五年的实体商业竞争逻辑与重要战略议题
3、 关键策略一:构建定位与“守住定位”的能力
4、 关键策略二:巩固“先发优势”
5、 关键策略三:做好基于本地的深度运营
6、 集团型商业企业的重要关注点:围绕核心商圈,进行“城市更新”视角下的战略思考
7、 最新观察:日本百货与购物中心业态的变革先锋——JFR集团(大丸松板屋)的竞争战略
第二章 新周期下的存量商业调改策略
1、影响调改的重要背景——消费代际与城市界面的分化
2、重塑差异化优势:围绕不同代际客群的再定位
3、供应链运营型商业的增长型招调策略
4、开发型商业的增长型招调策略
5、案例:区域型百货店如何基于本地定位客群调改,打造差异化优势——丸井今井札幌本店
6、案例:中间楼层调改优化的典范——大丸札幌店三层改造
7、案例:面向00后代际的调改——宫下公园改造&成都GOGO EGO
8、案例:针对多代际客群的兼容型招调范例——前滩太古里
第三章 打赢运营之战——实体商业运营升级手法
1、解构门店“竞争型运营”的升级逻辑
2、竞争型运营提升的核心抓手:会员运营与营销企划实战手法
3、基于社群型会员的竞争型运营优化方法
4、赢在起点:站在目标消费者生活视角的全年营销规划
5、PR/SP活动升级手法:基于传播生活方式及提升供应链稳定性的内容重塑
6、案例:“美国胖东来”——诺德斯特龙的运营提升战略
第四章 夯实后台保障——组织与人才队伍建设升级模式
1、“简单的事情组织做”:服务设计思维下的组织优化模式
2、围绕零售变革素质模型——零售企业人才分层培养的新逻辑
3、巩固中坚力量——“战斗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4、和奕实战案例:某大型零售集团企业业务人才培养项目成功经验
第五章 总结与落地建议
1、要点总结
2、从策略到执行:2025年企业各层级管理者的工作发力点建议
扫码报名
报名咨询联系人:
袁 媛 13811198847(同微信号)
史红洁 18600906655(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