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研究

疫情解除后,会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

时间:2020-03-06 14:31

最新的疫情数据显示,多地新增病例为个位数甚至多日0新增,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虽然不能大意,但复工也在有序进行,商场也在陆续有条件开放,接下来是等待疫情解除。

在疫情解除后,消费会怎样发展?会不会很快出现报复性消费?目前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被疫情严重压制,疫情解除后将出现报复性反弹,另一种观点认为,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0306101.png

投票点击

疫情后消费到底会以什么形态出现,目前可以参考的数据,是2003年的SARS,虽然彼时与此时,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社会发展程度,都有巨大的差距,但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参考的资料,可以看看当年SARS的情况。

先看2003年的社零额的月度数据,4月份开始,同比增幅开始下滑至7.7%,5月份最大下滑至4.3%,6月份逐渐恢复至8.3%,7月份回到正轨,数据上看,并没有在后面几个月出现明显创新高的情况,也没有明显高出疫前水平,没有迹象表明出现了报复性消费。

0306102.png

12003年月度社零额增幅

再拉长20年时间来看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变化,可以明显看到有两个年份明显受到外力影响,一是2003年的SARS,二是2009年的金融危机(见图2。由于本次所受影响也是疫情,我们主要考察2003年的情况。
假设,2003年没有SARS,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大概会在什么位置?用简单线性回归做个拟合,取置信下限的预测值12.1%(见图3),即如果2003年如果没有疫情,社零额增幅至少是12.1%,而实际上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为9.1%,低于拟合数据3个百分点(见图4,也就是说,从2003年全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数据来看,没有迹象表明发生过报复性消费,没有出现过在当年收复失地的情况。

0306103.png

图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0306104.png

图3:假设2003年无SARS社零额增幅线性拟合

0306105.png

图4:2003年实际及拟合的社零额增幅

那会不会延后一年,在2004年才体现出这种消费的爆发?看2004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增幅,4、5、6三个月会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增幅(见图5,但这个不能说明报复性消费,是因为2003年受意外影响数字太低,但其他月份的确也明显会比2003年同期数据要高出不少,但是否是报复性消费?需要结合当时整体的增长速度来看。把周期拉长一些看,从1999年至2008年的数据(见图4,可以发现,2004年高于2003年的增长,只是在一个高速增长环境下的正常范围,也没有明显迹象表明有报复性消费增长。
因此,事实是,2003年因SARS影响失去的消费,并没有在后期弥补回来,就这样失去了。

0306106.png

5:2003&2004年月度社零额增幅对比

从另一个角度,这次新冠疫情,无论从疫情的严重程度,政府管控力度及民众受影响的深度,都比上次SARS更甚,这会对疫情解除后产生两个明显于SARS的后续影响,一是大家会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会面临困难有预期,从而导致就业可能面临困难及收入下滑有预期,这会导致消费者趋于更理性、保守的消费,抗风险是首位。其次,这次疫情的防控,深入人心,上次SARS主要的是被动防控,这次更多的是主动防御,即便疫情结束,民众仍然会有一个过渡期,不会立刻到人流聚集的场所,不会马上就会大规模走进商场消费,大规模出去旅游等。 
另外,这次新冠的线上业务能力,是上次SARS远远不能比的,不可同日而语,由于电商的高度发达、到家配送能力,供应链能力远非SARS期间能比,使得必须品消费受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非必需品也可通过线上完成。同时,随着新的技术手段出现和应用,如直播带货,也使得一些以近场消费场景为主的线下门店,如品牌专卖、百货、购物中心等业态拓展出新的渠道,减少损失,部分甚至逆市增长。由于当下强大的线上业务能力,已经大大释放了一部分正常消费。
综上,参考2003SARS影响,以及当前的情况,疫情解除后,出现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随着疫情解除,消费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至于这几个月损失掉的消费,也可能就是完全损失掉了,不会在后期弥补回来,所以,作为零售业态主力,特别是近场消费的百货、购物中心,也需要调整预期,应对后市的经营活动。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