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研究

出口转内销,要怎么做?

时间:2020-05-18 11:57

为响应国家关于出口转内销的相关政策,帮助生产商对接国内零售渠道,5月15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召开了“出口转内销的问题与策略”线上研讨会。


部分行业中介组织、典型消费品出口转内销企业、代表性零售商参加了会议,并作了情况介绍。包括:中国百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东莞制造品牌中心秘书长黄海涛、爱原物-新品供应链事业部总经理黄柳春、安徽商之都副总经理商管公司总经理于伟、安徽阜阳商厦董事长总经理张志锋、河北东安集团百货事业部总经理杨立霞、东莞康达玩具礼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国雄(兼中国玩具及婴童用品协会副会长)、东莞市瑞丰源工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昌友、厦门瑞纺织带饰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勇、超一(浙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文质等。
另有十几家出口转内销企业、三十多家零售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在线与各位嘉宾进行了交流、讨论。

一、当前出口企业的共性问题
由于疫情在欧美等国家的快速发展,出口企业普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 订单被取消或延时交货,导致库存积压。二是发出去的货不收货、不付款等,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三是没有新的订单,企业的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企业无力组织新的生产,有裁员的情况。
大家也普遍反应,即使没有疫情,近年来外贸的变数也在加大,贸易摩擦较为频繁,贸易壁垒严重。同时,国内市场规模庞大,年轻的消费者对品质和新奇特需求增强。因此,在疫情前,一些企业已开展进行出口转内销的工作。

二、出口转内销的主要问题
 1 消费文化差异
原来生产的产品,特别是日用消费品、服装等,造型、款式等适合西方人审美和身材特点,内销在设计上需要做相应调整。
 2 知识产权问题
有一些外贸生产企业的产品设计有的是来自于国外公司,在原出口协议中,存在可能影响转内销的条款,有的要与外方协商。
 3 标准统一问题
有的产品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不一致,如电器产品一般要取得3C认证后方可在中国境内销售,需要有国内进行相关认证。
 4 品牌影响问题
原来出口产品,有一些是贴国外品牌;有的虽有自己的品牌,但在国内市场没有知名度。需要借助相关平台和机构进行推广宣传。
 5 销售成本问题
相对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是全新的渠道,需要开展组建团队、市场推广、广告宣传等全新的工作。
 6 货款回收问题
外贸业务一般回款较快,国内零售渠道,百货主要是流水倒扣形式,超市主要是账期方式,相比外贸业务,回款时间稍长。

三、零售企业的核心采购策略
与会零售商普遍认为出口转内销的市场潜力巨大,本企业和本地消费者都有需求。他们分别介绍了各自的采购策略和要求,共性如下。

 1 质量优先
商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质量有保障,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才有保证,这是零售商进行商品采购的第一考虑要素。
 2 追寻新品
在设计理念、使用功效等方面较为新奇特的商品,一般容易引起零售商的关注。零售行业要捕捉到最新的消费潮流信息,把最前沿的商品推送给消费者,承担起引导消费、引领时尚方向的重任,适应新变化,满足新需求。
 3 性价比高
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价格要合理,即质优价廉,性价比高。在后疫情市场,消费者购物意愿有所降低,非刚需商品的消费相对比较谨慎,冲动性消费或者随机性消费行为会大大减少,保持合理支出、理性购物的比例在扩大,因此,性价比高是增强产品竞争力价格与质量的平衡。
 4 勤进快销
保持合理的库存量和周转率是零售企业的核心KPI之一,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影响下,零售商更是谨慎而为,防止库存滞销、积压,确保现金的流动性。

四、加强出口转内销工作的建议
外贸企业的产品,一般质量较好,企业信誉度较高,只是面临突然的变化,较难快速转身,如何快速推进?与会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一)面向政府层面
 1 搭建展会平台,通过国内展览会直接和买家对接,创造更多供销合作机会。
 2 提供相关补贴,包括展位补贴、金融扶持等、减税降负等。商务部有更多活动补贴,可以多组织工厂 和百货 双方企业进行些线下的采购对接活动, 让双方有更多沟通了解,消除双方的信息差。
 推广“互联网+”的营运模式,帮助和引导外贸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接收订单。

(二)面向企业层面
 1 做好产品设计。根据国内市场特点,进行产品设计。目前市场上需求量较大的商品类别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具有防护功能的产品、家庭健身类产品、有治愈系设计和配色元素的产品等。
 2 借力IP做联名款。通过与知名IP联合,快速打造出自己的内销品牌。如玩具产品与动漫IP结合,家居产品与高收视的影视节目IP结合等,实现品牌的溢价。
 3 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并重。国内市场,传统渠道仍然是主流,在塑造品牌形象、增加产品销售方面意义重大,特别是借助了线上手段的传统渠道,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而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也面临获客成本大幅提高、平台排名造成的恶意竞争等问题。
 4 采取多种形式销售。包括定制、经销、代理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重点零售渠道进行合作。

百货店和外贸企业中的服装、家居、玩具等品类关联度较大,同时百货店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趋势,具有和外贸企业对接的优势和资源:
 1 满足个性化差异需求,实现品质消费;
 2 门店规模较大,经营灵活性强;
 3 自营占比逐步扩大,采购以质优价廉的非一线品牌为主。
     
为此,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企业间的对接和服务,努力为出口转内销工作做出贡献。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