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研究

百货业角逐千亿免税市场 关键还在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0-07-23 14:58

下百货业免税牌照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据报道,鄂武商A、百联股份、杭州解百等百货业上市公司因“免税店”经营资质消息,股票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近期免税概念在资本市场的“火热”,源于7月初海南离岛免税购物迎来的新政:具有免税品经销资格的经营主体均可平等参与海南离岛免税经营。免税购物额度从每年每人3万元提高至10万元。
资本市场对百货业“免税店”经营资质概念的追逐,实际上体现了资本市场对我国持续推动改革开放和扩大内需等政策的肯定和期待。今年以来,我国为应对疫情冲击,出台了诸多扩大开放和刺激消费的政策,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等。
我国海外代购消费规模和免税消费需求相当可观,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内需话题。中信建投证券的研究指出,2019年末,国内免税规模约超5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国内免税总空间有望突破1600亿元,长期有望突破2000亿元。因此,如何激发近2000亿元的消费需求,成为扩大内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对有条件的传统百货商店给予免税经营资质,特别是对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的大型商超企业允许公司经营免税品零售业务的政策支持,事关高质量对外开放、稳定就业、促进内需等重大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非常重要。
对于百货业来说,获得免税店经营资质政策扶持,将会迎来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不仅有助于百货业上市公司获得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而且还会带来更多的消费流量。但与此同时,获得免税经营资质之后的百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如何吸引更多国际知名奢侈品入住免税店销售,是百货业吸引客流量和增加销售量的关键因素。并且,免税经营意味着相应商品的降价销售,本质是价格范畴的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新冠疫情,更加凸显了百货商场购物对新的消费形式、需求的不适应。而百货业要获得下一个零售业的风口,关键出路还在于加大数字化的转型力度,免税店经营资质则给了传统百货业一个转型发展的机会窗口。传统百货企业则要抓住这个窗口,立足质量品牌优势等,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行销售方式的创新,努力形成“品牌大型百货超市+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的新零售方式,以此争取免税店降价基础上的销售规模等,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盈利能力。
□木丁(财经评论人)编辑 陈莉 校对 杨许丽
来源:新京报网



“购物中心发展论坛”+“零售技术应用大会”


(点击查看详细日程)


8月会.png



总体安排


日期

时间

日程安排

11日

全天

购物中心发展论坛报到

12日

全天

零售技术应用大会报到

9:30-17:30

2020中国购物中心发展

高峰论坛

18:30-20:30

欢迎晚宴(暂定)

13日

9:30-17:30

第四届零售业技术应用大会

主会场

9:30-12:00

分论坛一

无人与自助零售大会

18:30-20:30

夜话技术沙龙

如何将私域流量变现?

14日

9:30-12:00

分论坛二

顾客的数字化营销

分论坛三

全渠道终端及后台建设

14:00-17:30

参观考察

路线1:上海环球港购物中心

路线2: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

同期举办上海国际酒店及商业空间展览会

/uploads/image/2020/07/03/空间展.jpg



请扫码报名

/uploads/image/2020/07/03/扫码.png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