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1-07-02 11:13
摘要:如何智迎零售新时代?
新一轮商业周期下,人与货、人与信息以及营与销的关系被打碎重构,以获取流量实现生意增长的粗放式打法不再适用。后疫情时代,零售业态重燃热情,但在快速迭代的新周期下,未来的增长点在哪,数字化升级如何解决“长痛”、如何沉淀自有私域用户群?面对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一直致力于助力零售业态生意增长的腾讯生态能为大家做些什么,有哪些能力帮大家一起实现数字化升级的目标?在6月24-25日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主办的“中国零售业营销大会暨商场导购管理研讨会”上,腾讯广告营销服务线零售行业负责人安晓佩女士对腾讯广告的产品和能力做了详细解构,带您一起挖掘藏在万亿交易场里的零售生意。
安晓佩 腾讯广告营销服务线零售行业负责人
随着“人货场”数智化程度逐渐加深,线下场景的数字化重回各大品牌的目光焦点,成为品牌与C端消费者之间进行互动和沟通的一个重要阵地。从线上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的趋势来看,线下份额有逐渐下滑的趋势,线上份额在逐渐增加。线上部分购百行业的小程序规模逐渐增大,70%的购百企业都已经拥有自己的线上销售渠道,而其中10%头部购百企业总量大概能占到10%以上,表面上看线下份额减少了,但实际上,线下也在积极布局线上场景,为线上销售额做出贡献。
关于数字化升级,线下传统零售坐商也在发生着变化。线下企业有更多机会通过全客群、全时段和全渠道的方式与C端消费者交流,而消费者也有更多机会和线下零售企业亲密接触与沟通,如通过微信社群、企业微信群、视频号、小程序等方式,这都是商家与消费者互动、提供服务的渠道。
拥有海量用户的腾讯生态,是社交场、内容场更是交易场,已成为各行业无法忽视的万亿规模赛道。尤其是对于原本重线下的零售行业,通过提前布局,可以尽早抢占腾讯生态的流量红利,一方面可以补齐线上的转化场景,这是对线下的增量和补充;另一方面可以加速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通过数字化持续赋能全渠道的用户数据资产沉淀。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丰富的社交场景串联生态闭环。微信生态拥有多样化的社交触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不仅局限于C端用户之间的交流,还连接了C端与B端之间的服务。近一年间,腾讯与C端连接的产品越来越多,基于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土壤,以小程序为中心,依托公众号、企业微信、微信群、小程序、搜一搜、视频号等多元产品为品牌提供了一系列用户精细化运营玩法,完成了从触达-沟通-转化-沉淀的完整营销闭环。
第二部分是多样数字化内容,保持用户活跃度。事实上,零售业态非常看重IP,看重内容。依托腾讯视频、腾讯新闻、腾讯看点、腾讯音乐娱乐,腾讯在内容生态上有着显著优势,积累了大量综艺、大剧、电影,还有很多游戏、音乐、新闻内容,这些版权大部分归属于腾讯体系。未来也可积极探索线上IP与线下零售业态做更多融合。同时,自制剧、网剧和大电影愈加多元,制作成本和线下落地成本也相对较低,将为零售业态提供丰富的合作机会。
第三部分是交易场景。不仅是零售行业,商业的本质就是促进交易达成。当下的腾讯交易场,以小程序作为载体,除了提供服务性的功能外,也会承担交易与C端互联的职能,已经成为品牌无法忽视的生意新蓝海。此外,微信支付生态体系,包括企业微信的社群场景,都可以与线下零售企业融合。
整体来看,零售行业和腾讯在三大方向上可以有更深入的合作,一是触点多元化,线下零售企业可以利用腾讯的多场景功能,实现触点升级。二是数字化升级,特别是会员数据资产的沉淀及腾讯数据体系能力的赋能,帮助商家实现精准化、精细化的营销。三是效果升级,过去,企业无论是线下营销或是商品陈列,都需要大量营销费用,但企业可能不知道这些营销费用的实际效果,腾讯希望让广告更靠近交易,让广告主清楚看到实际花费效果如何。
首先看触点多元化:随着各行各业都在利用微信的流量资源,腾讯持续探索更丰富的形式,提供更丰富的功能,相比原来的图文和多图广告都有更好的效果,如朋友圈首条评论可以实现效果升级,更好地帮助购百企业在其中抓到更多C端用户群的关注,获得更多的点击和曝光。
第二部分数字化升级形成消费闭环:通过与腾讯的合作,可以积累更直观、更多维的内容和数据资产,与此同时,与腾讯生态共创的内容可以基于生态内的多维场景做二次放大,做种草和拔草的全链路闭环。例如,视频号是大家最近一到两年很关注的产品能力,虽然短视频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但视频号的出现还是让人眼前一亮,与其他平台相比存在差异性优势。C端消费者在微信里,可以形成天然的闭环。对零售企业来说,通过公众号关注精准获得用户群、通过视频号内容产生关注、通过直播实现最终的交易环节,这些都可以在整个体系里完成。视频号的布局还在初期阶段,线下零售企业可以提早布局把握流量红利。视频号除去通过广告方式引流之外,还有非常多的免费场景,比如说朋友圈的发现页、搜一搜、公众号、看一看,包括微信支付后的流量都可以形成免费导流。
第三部分是广告效果:投放广告后,了解效果数据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投放。现在的广告链路抛弃了原来只做大曝光的逻辑,推荐效果型链路。公众号加粉、加导购、引流到店、直播带货和小程序直购,腾讯广告提供5条效果广告链路,为百货行业的营销降本增效。公众号加粉、加导购都和私域用户群积累有关,可以把用户群拉到公众号或导购社群里。其他链路则是把用户群拉到交易场景里:引流到店是把用户群拉到线下门店;直播带货、小程序直购是把用户群拉到直播间或小程序交易场景里。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购百企业投放广告之后,看似积累了大量粉丝,但只要一发文章或消息,粉丝流失一半;还有一种情况,投放公众号关注链路后,没有收获预期效果,这里需要公私域联动——打通公域和私域的流量,通过广告付费的公域流量把用户导流到公众号私域流量里,通过自动推送、发优惠券等形式,实现公私域的结合。
关于导购互联,腾讯也有这样的形式,叫“货场联动”,看起来是一个场,但里面的内容可以是品牌,货场联动可以直接实现产品在小程序的购买,也可以让用户群点击添加导购。通过这样的形式,不光可以促成小程序的交易,还可以帮助品牌或者商城本身实现导购的一键获客。
针对快速迭代的市场环境,腾讯广告的产品能力也做出了相应升级,在广告投放过程中,首先会有广告曝光人群,比如对10万人进行曝光。10万人中,究竟哪些人到线下门店产生了交易,可以针对人群、定制化的广告文案分别看每一次广告的效果,从而为下次投放做优化沉淀。
除了到店之外,微信支付的数据体系可以为支付做归因分析。针对百货和购物中心两种场景,结合百货自身的收营,可以直接看到广告的曝光、曝光人群和一段时间内有多少人到线下买了什么商品,形成数据资产和归因沉淀;购物中心有收集商户号的动作,内部与微信团队互动,可以帮助广告主快速实现归因分析。
此外,视频号直播现在可以通过公域广告蓄水,选择集中式曝光,通过直播前的预约和直播中的直接观看,让更多人关注到直播的内容。与此同时,也建议购百行业利用自己的场,购买自己的私域群,还有品牌自有的私域群,如天虹和兰蔻的合作,共同形成公域和私域用户群的蓄水和加持,最后达成理想的售卖结果。
很多零售商和卖场,尤其在直播大环境下,跟多种品牌进行货场联动合作。腾讯通过与零售商场的线下合作,一方面了解线下渠道想合作的模式,是积累自己的私域用户群,还是想提升小程序交易;另一方面利用品牌的优势,投入更多营销资源,把两方需求和优势串联在一起,最后形成三方联动的良好效果。
以上内容,第一部分有关腾讯作为交易场拥有的丰富社交场景、多样数字化内容、及多元交易场景。第二部分有关零售行业与腾讯生态深入合作的三大方向:第一,与C端消费者建立更多触点连接;第二,通过会员数据资产沉淀及腾讯数据体系能力赋能,实现精细化运营;第三,腾讯5大效果链路的效果优化能力。第三部分,数据归因及“购百货场通”助力广告主了解效果归因,同时促成品牌、购物中心共赢生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