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研究

新国货的崛起,是几十年消费观的转变

时间:2022-02-15 11:45

近几年,一些国产品牌凭借优质新颖、彰显个性、性价比高等特点强势崛起,深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人们把这一类国产品牌定义为“新国货”。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商主要服务于出口市场,为国外品牌进行制造加工。但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制造商或自创新国货品牌,或服务其他国产品牌,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向“为中国制造”(Made for China)转变。

国货品牌在过去10年关注度上涨

528%


1

品牌竞争力提升

新颖创意+高品质+高性价比


  • 过去,国外品牌在质量和设计上都比国产品牌更为出众,受到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国产品牌从外观款式、材料材质、设计理念、用户体验、功能技术、视觉听觉、文化认同等多方面突破创新,产品设计愈发成熟,提高了自身竞争力。


  • 例如,国产羽绒服品牌波司登聘请国际顶级设计师主导新系列产品的设计,展现出转型时尚领域的决心。此外,波司登还参加了各大国际时装周,以提升品牌影响力。


  • 运动服装品牌李宁则推出了“中国李宁”子系列,以创始人奥运冠军李宁1990年代的体操运动员生涯为灵感,走复古民族主义路线。美妆品牌花西子在其产品包装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元素,推出“苗族印象”系列,采用苗族银饰锻造工艺,备受消费者青睐。


  • 运动服品牌Maia Active 的产品则专门基于亚洲女性的身型研发,与国外品牌相比,更能满足中国女性运动人群的需求。另有一些新国货小家电品牌本身就具备自主研发和自营自销的能力,加强创新设计后,凭借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

2

营销策略不断创新

网红+跨界+热点营销


  • 除了结合当下潮流快速上新,新国货品牌还通过多渠道、多样化的营销推广策略触达目标客户群体,尤其是通过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型消费模式。社交电商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网上购物方式和习惯,品牌也不得不改变自身的营销策略,通过与明星、网红、博主等KOL合作进行推广,这些KOL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年轻消费群体的购买决策。国产第一美妆股完美日记便是通过与KOL的紧密合作,获得了广泛的受众覆盖,并在一众国产美妆品牌中脱颖而出。


  • 另外,跨界联名也是新国潮品牌普遍采用的一种营销策略。比如中华老字号品牌冠生园旗下的大白兔奶糖就通过跨界联名合作推出了很多产品,包括香氛、身体乳、护手霜、润唇膏、奶茶等,大多都取得了热烈的市场反应。在上海,人们甚至需要排队四个小时才能买到大白兔珍珠奶茶。


  • 除此以外,不少体育品牌还通过赞助体育健儿参加国际赛事来推广营销。例如,中国举重运动员吕小军穿着安踏“吨位级”举重鞋在东京奥运会获得男子举重81公斤级冠军,这双“战靴”随着吕小军的夺冠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热议。

3

年轻消费群的爱国热潮

热爱消费+热爱祖国


  • 年轻消费者是新国潮品牌的主要目标受众群体。90后和Z世代正在逐渐成为消费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天猫数据,2021年“双十一”期间,90后、0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45%,00后消费者数量同比增长25% ,成为线上消费力。


  • 与前几代人不同的是,90 后和 Z 世代的消费者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由此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不再盲目推崇国外品牌,反而对“中国制造”产品更加热情。


2020年上半年,天猫线上国货品牌数量是2018年全年的两倍。2018~2020 年三年间,新增约10万个新产品牌登陆天猫。


几 点 思 考

1. “十四五”规划中有哪些推广国产品牌的举措?

“十四五”规划强调了“双循环”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政府将打造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继续推动和加强国产品牌发展。比如,保护振兴中华老字号,提升国产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2. 新国潮品牌如何通过KOL触及目标消费人群?

品牌与KOL最常见的合作方式是,KOL在文字、短视频原创内容中植入品牌产品和理念,或是直接使用发表品牌方现成的宣传材料,将产品推荐给自己的粉丝群体。这些KOL前期已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了数百万粉丝,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中都树立了一定行业声誉,粉丝们往往也非常认同KOL对产品的评价,并且具有较为相似的审美偏好和购物习惯。因此,一旦KOL推荐使用某个产品,他们的粉丝就很有可能会下单,甚至成为回头客。

3. Z 世代消费群体有哪些消费特征?

Z 世代消费群体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更个性化的需求。他们热衷“黑科技”,喜欢在购买前对产品进行研究比较。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也较低,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注重产品体验感、美感、质量。Z世代不像前几代人那样属于价格敏感型群体,他们更愿意为自己的主观喜好买单。


来源:利丰研究中心

END



 往期推荐 



Costco会员店2021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大涨的原因


商务部明确2022年促消费重点领域


2022年百货业六大趋势展望


2021年零售发展的七大热点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