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纽带﹒汇集﹒分享
行业研究

春节消费复苏对零售企业节日营销的启示

时间:2023-02-06 16:50

正月十五已过,热热闹闹的兔年春节结束了。回顾这个春节,消费呈现明显的复苏态势。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重点零售和餐饮与去年春节相比增长6.8%。上海市在节日期间(2023年1月20日至26日)7天,全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23亿元,恢复至去年农历同期的81.7%,环比节前增速明显提升11.8个百分点。北京市在春节假日期间,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企业实现销售额50.9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农历日,下同)的98%,较2019年增长13.2%。


具体到各个零售企业,春节期间的业绩也是十分抢眼。百联股份旗下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三大核心业态与去年春节相比,销售总额同比增幅达13%,客流量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王府井集团旗下70余家百货店、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商场客流量达近千万人次,销售额超过10亿元,同比在10%左右,比2019年增长7%。银泰百货仅大年初一到初三,全国门店客流就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南京新百中心店春节期间实现开门红,销售8810万,同比增长15%。重庆百货销售同比增幅达两位数。武商集团除夕至初六,销售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大商集团黄金周整体客流同比增长10.7%,总销同比增长21%。广州友谊各门店的销售同比飘红:化妆品、珠宝首饰、时尚服饰大幅攀升,全期整体销售同比上升30%……


同时我们也看到,春节消费呈现四个明显的分化:


一是区域分化:春节期间,人口流入的城市(如天津、西安旅游人口流入,以及一些在外务工返乡的中小城市)增幅大;人口流出的城市(包括一线大城市如北京,有大量人员返乡,以及外来就业多的城市,如昆山,务工人员返乡),销售增长相对低一些。


二是品类分化: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销售较好的品类主要是金银珠宝、化妆品、服装。如商务部分析2022年全国网络零售市场,在18类监测商品中,8类商品销售额增速超过两位数。其中,金银珠宝、烟酒同比分别增长27.3%和19.1%。上海市闵行区的统计显示,珠宝奢侈品、服饰鞋包、休闲娱乐增速较快,均超20%。


三是业态分化:奥莱为恢复最好的业态,部分门店销售超2019年。首创奥莱新年强势开局,1月份销售超14亿,创历史新高。友阿奥特莱斯一月份销售额突破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百联股份旗下全国9座奥特莱斯在1月1-8日期间总销售收入合计同比增长超三成,同比2019年增长超六成,其中元旦当天业绩创历史新高。深圳杉杉奥特莱斯广场自2022年9月开业后首个春节营业业绩远超预期,销售目标完成率超过120%。


四是企业分化:即使是同一业态,不同企业经营差异很大。例如同样是百货或购物中心业态,整体上都有明显增长工,但有的企业大幅增长,有的企业停滞不前。在这样全面复苏的市场条件下,增长缓慢的企业可能要更多地审视企业自身了,而不是归咎于市场。

梳理业绩好的企业,也有很多共性,特别是以下四个方面,可供今年后面的节日营销参考借鉴:


1.  优惠促销

打折促销、发券是最有效的营销方式,也是企业期间企业普遍采用的,效果明显。如银座百货业态组织开展跨年档返券+赠礼+抽奖+福袋等活动。内蒙古民族商场开展满额直减、系统抽奖、线上免费领券、银行联盟活动等优惠活动。欧亚商都新春钜惠,开展购物送礼、满额赢免单等活动。大商旗下抚顺百货大楼进店即领市民消费补贴券,丹东新玛特百万补贴消费券惠全城。


2.  文化艺术

企业通过拜年、敲钟、二次元等,以多元文化吸引多层次顾客。百联股份积极激发消费热情,携旗下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各业态成员企业开展了“百兔大拜年”主题活动。重庆百货旗下近300家百货、超市、电器和汽贸网点抢抓春节“黄金周”销售契机,推出了“新年大FUN价”“潮聚中国年”。杭州大厦携手艺术家AGAHO共创《美好在fa生》,在主题天桥,搭建了一系列新年场景。银泰百货在全国门店打造的IP展陈、花灯会、游园会、全家福拍照、写春联等新年活动,迎来大量市民参与互动。


3.  科技加持

将新潮的3D、元宇宙、数字藏品等技术广泛应用,丰富消费者体验。百联青浦奥莱结合元宇宙新风尚打造数字新春,新年NFT虚拟服饰、3D打印NFT数字饰品、潮流品牌周等先锋活动。重庆百货开展“线上云购年货节”等沉浸式、体验式营销活动,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王府井梦工厂发行《乐福兔邮》纪念个性化邮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发售方式,线上小程序渠道抢售一空。


4. 丰富场景

除了购物,还搭建露营、房车、市集、快闪等场景。南京江北砂之船奥莱组织手绘脸谱、捏面人、抽盲盒等活动每天不重样,糖芋苗、糖画应有尽有,有颜有趣,人气超高。广州友谊各商店开展新年菜式烹饪、糖画剪纸DIY、手工文创、亲子互动等,营造出气氛热、年味浓的活动现场。大连商场举办了高跷、锣鼓、秧歌、舞龙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吸引市民驻足观赏。德百集团组织了新春文化下乡大拜年队伍,走街串巷,成为新春一道亮丽的风景......


总之,春节消费除了购物,消费者往往更看重文化和艺术,这也是贯穿全年消费复苏的一条主线,

需要企业更多关注。春节期间一些企业的成功营销经验,值得借鉴。



 往期推荐 


大会预告-第二十届中国百货零售业年会暨商业创新峰会3月下旬召开

中百协会2023年计划
中百协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及2023年计划
零售业数字化创新落地实践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技术支持:南京柏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8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