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气候宜人,正值假期,出游、购物消费明显抬升,各地掀起欢快的购物潮。
“五一”假期北京重点商圈消费升温,多元场景融合焕新。5月1日至5日,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127家企业实现销售额49.9亿元。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586.9万人次,同比增长2.5%,消费金额达到99.2亿元。荷花市场焕新亮相,打造亲水消费新地标。中粮祥云小镇“户外生活节”集结品牌好物、艺术装置、时尚运动,探索露营野趣新玩法。华熙LIVE·五棵松汇聚“买得起艺术周”“奇妙嘉年华”系列活动,悦享假日消费新体验。首钢园“潮幻奇遇季”融合科普教育、技术体验、文学阅读、文创市集四大主题,打造科幻爱好者聚集地。首创奥特莱斯“露营体验慢闪街区”“营地爵士乐音乐会”品味浪漫,荟聚购物中心“春日high购节”、远洋乐堤港“假日吉市”畅享优惠,凯德MALL大兴“爱宠生活节”、国泰百货“烘焙小课堂”领略多元消费魅力。假日期间,重点监测的昌平新城商圈、隆福寺商圈、五棵松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8.6%、17.6%、16.7%,五道口商圈、常营商圈、环球影城商圈最受年轻消费者青睐。华北首家“乐高”品牌标杆店亮相西单大悦城,“京韵漫游”主题积木呈现特色京味场景。茑屋书店北京首店落地朝外THE BOX。朝阳大悦城倾力打造宫崎骏奇幻沉浸式体验,“橡子共和国”华北首展拉满节日氛围。“五一”假期,重点监测的乐多港万达、朝阳合生汇、朝阳大悦城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5%、41.8%、13.3%。假日期间,户外运动、健康悦己类商品销售普遍向好,重点电商平台骑行运动类、户外鞋服类商品消费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8%、30.4%。
据上海市文旅局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五一”假期上海共接待游客1623.94万人次,同比增长3.77%。而美团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上海文旅订单量(含景区、住宿、交通等)同比增长超76%,除本地用户外,TOP5客源地分别是苏州、杭州、宁波、嘉兴、合肥。上海本地生活服务消费更是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也是在假日开启的前夕,2024国际消费季暨第五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启动。据介绍,第五届上海“五五购物节”聚焦首发经济、绿色消费等,开展1000余项特色活动。节日期间(4月30日-5月4日),上海市线上线下共计消费530.3亿元。而据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数据,节日期间,上海市线下消费308.1亿元。其中,外来消费149.0亿元,占全市线下消费比重近半。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数据,监测的35个商圈进店客流总量2569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5.4%。境外游客客流超10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62.2%。值得一提的是,节日前夕,逾200家首店旗舰店登陆上海消费市场,近300个国内外品牌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南京路步行街ANIPLEX(安尼普)、animate书店+咖啡、GuGu Home的全国首店落户“二次元打卡胜地”百联 ZX 创趣场后,吸引众多外地游客,5月1日当日商场客流超8万人次,当天实现销售额近600万元。
据“杭州消费在线”监测,“五一”期间(4月30日—5月4日,5天),全市零售和餐饮总消费金额为102.4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2.2%。其中,零售行业增长较好,消费金额为83.4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12.6%。杭州湖滨、武林和钱江新城三大商圈各类消费共234.09万笔,同比增长4.4%。
湖滨商圈开展无尽影院、落日音乐会、相机人NPC互动等体验互动类项目,推出大娃怪市集、华为pura70快闪店、木灵动漫线下快闪等系列活动,体验经济吸睛又吸金,如大娃怪市集聚合原创品牌、复古玩具、互动体验等方面130多家摊主,劳动青年全民汇演、春日相亲角等板块成为热门打卡点。5月1日至3日,湖滨商圈实现销售额1.52亿元,同比增长4.7%,客流量87.08万人次,同比增长14.4%。
吴山商圈清河坊步行街焕新开街,启动了“清河坊时尚国潮季”,街头音乐会、戏曲话剧展演、天风集市集、潮流花车市集、环翠楼文创市集、艺术快闪空间、艺术互动体验课、潮流竹椅艺术品、集章打卡互动等活动轮番上演、精彩纷呈,实现了从前慢与现代潮的跨界碰撞,擦亮了上城消费、艺术、国风、年轻、社交多元融合的时尚底色。5月1日至3日,吴山商圈实现销售额0.48亿元,同比增长40.6%,客流量60.76万人次,同比增长54.0%。
钱江新城商圈民心路打造了一座巨型站台式中空花园,开启了5.1唤醒计划,近100家轻奢服饰、潮流运动、品质生活等知名品牌满额赠券,实施了美妆成就计划,雅诗兰黛、普拉达、迪奥、SK-Ⅱ等超40家国际美妆香氛品牌联动解锁系列福利权益。5月1日至3日,钱江新城商圈实现销售额3.05亿元,同比增长53.4%,客流量52.1万人次,同比增长13.7%。
武林商圈举办首届“武林国潮生活节”在武林路时尚街区拉开帷幕。活动期间,市民游客漫步“武林江湖”,可以体验“武林绝学”,搜集“武林秘印”,或赴武林十二巷陌寻找宝藏地图,与NPC穿越时空偶遇等多元新颖的新潮玩法。杭州大厦开展嘉年华返场活动,消费返利限时尊享、高额满赠福利加码、双倍积分充分专属等优惠举措齐发。4月30日至5月3日,武林商圈总人流为 244.49万人次,商圈销售额为2.73 亿元,同比去年上升5.26%。
——《杭州商研》
南京市商务局数据显示,节日期间,全市消费市场商品丰富、货源充足、价格稳定,本地流量商业场所人流增加。假期五天,全市重点监测的145家商贸企业合计实现销售额18.7亿元,同比增长10.1%,客流量同比增加8%。“五一”假期,全市各大商业街区和重点商贸企业举办各类促销活动,融合线上线下方式,构建多元消费场景,提升民众消费体验。4月30日—5月5日,39家重点监测商场实现销售额10.5亿元,同比增长12%,客流量612万人次,同比增加15%。在新街口商圈,多家商场各显身手,推出丰富的消费促销活动,吸引大量客流,中央商场开展春日猫见花花市集,汇集80多家商户,带来多元化的潮玩、文创、民俗特色商品,为市民提供放松悠闲的空间。栖霞区金鹰湖滨天地举办南京首届城市咖啡微醺节,咖啡、美酒、美食等摊位应有尽有,还邀请了独立乐队、歌手、音乐人现场演出,为市民、游客带来了欢乐的度假时光。鼓楼区的吾悦广场“我爱你五月”系列活动上,“校园最强音”、青年文化节、“城市街舞大赛”、动漫嘉年华等活动备受欢迎;位于江宁区的太阳城打造萌宠主题IP“宠爱游园会”,围绕“宠物”话题开展流浪动物公益救助、名猫展、爱宠打卡、宠物运动会等人气活动,引流到店。
5月6日,辽宁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一”假期期间,全省商务系统因地制宜,抢抓契机,打造踏青、购车、家装、婚礼、“以旧换新”等消费热点,举办近300场促消费活动,全省消费氛围浓厚,市场繁荣活跃。“五一”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160余家商贸流通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2%。其中,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节日期间的促消费活动为消费稳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辽阳市集聚行业协会、企业、平台等,推出各类“以旧换新”举措,对换购绿色节能家电消费者给予优惠补贴,掀起家电消费热潮。沈阳市举办“五一”国际车展,展览展示面积近13万平方米,组织120余家汽车厂家开展让利惠民活动,召开30余场新车发布活动。大连市紧抓旅游季热度,联合全市12个区市县开展60余场促消费活动,俄式风情巡游、“连超”嘉年华、美食餐饮市集等活动人气十足。营口市组织汽车销售企业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置换补贴活动,对消费者给予3000元至6000元补贴,活动成效明显。朝阳市组织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及重点商贸主体举办促消费活动25场,吸引客流超34万人次,实现销售额1.2亿元。
2024年五一假期,吉林省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文化景区人头攒动、新产品(项目)层出不穷,音乐节、嘉年华、文化旅游节等演艺活动丰富多彩,品牌热度持续飙升。长春市桂林路商圈客流量约40万人次,同比增长62%,带动消费超2000万元,同比增长86%。梅河口东北不夜城结合龙年元素进行整体升级,新增高空威亚,新建龙游梅河、百年好合等多处艺术舞台,街区新增商铺40家,总量达到200家,日均游客量超19万人次,同比增长73%。
为进一步激发“五一”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全面推动假日消费升级,黑龙江省商务厅进行了提前部署,会同各市地做好了充分准备。一是打造商旅融合消费新场景。二是政企联动形成促消费合力。三是以消费品“换新”激发市场活力。4月29日至5月5日,黑龙江省商务厅计划组织开展“五五家居焕新节·棉纺消费季”促消费活动。结合“五一”小长假消费热点,黑龙江省共计划开展百余项促消费活动。
商务部统一业务监测平台数据显示,4月30日至5月4日,全省重点监测的186家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和营业收入约10.2亿元,同比增长4.3%。“五一”假期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假日期间,各地购物商圈人气十足,各大商场迎来客流高峰。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加速释放假日消费的活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激活假日经济一池春水,汽车等大宗消费持续发力。张家口市举办“绿色智能家电进社区”“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活动,组建家电企业以旧换新绿色联盟,通过以旧换新等方式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石家庄市举办汽车文化节等各类促消费活动200余场,累计投入促消费资金2000余万元。
河南省“五一”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记者5月5日从省商务厅获悉,“五一”假期,河南省重点监测的330余家商贸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17.3亿元,同比增长5.2%。郑州市万象城举办潮流音乐会,二砂文创园开展文创市集、草坪电影放映等活动;洛阳市打造汉服演出、汉服比赛等“汉服+”消费场景;许昌举办“活力潮玩派对”等特色活动……“五一”假期,我省消费新场景新模式加速涌现,丰富人们的假日体验。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商贸与文旅、创意、科技及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加速,商旅文融合发展成为大趋势。我省积极引导推动购物中心、重点商圈、特色街区将文旅、演艺、非遗等元素结合起来,不断“解锁”消费新场景。“五一”假期,居民衣食住行用等消费需求全面释放,出行热情高涨,高铁票、机票、景区门票等预订火爆,各大景区、红色基地、博物馆等人头攒动,文旅热带动消费提质升级,体育娱乐用品、绿色食品等商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据统计,“五一”假期,全省户外露营休闲健身、外出游玩活动增多,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24.4%;有机杂粮、绿色水果等健康食品销售旺盛,全省食品类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8%。山东500家重点零售企业“五一”销售31.2亿元。济南市“531乐购月”火热展开,组织举办“房车露营季 躺坪咖啡节”、“限量‘油’客券 五一游泉城”“汽车焕新季”“焕新风暴 家电博览会”“畅享补贴 放心装修”活动。联合各大商圈,在五一期间重点打造了20个夜经济活动。青岛市推出十个区(市)“一区一主题”活动,组织重点商贸企业和商圈、步行街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130余场促销活动,满足市民和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激发“五一”消费市场活力。威海市各大商圈、步行街积极筹划跳蚤市场、亲子沙龙、线下互动赛事、潮流IP主题活动、音乐会等一系列活动。举办“五一度假周胡乐”、“天空里动漫游戏嘉年华”、“五一FUN嗨玩”等活动。临沂市深入贯彻落实“2024消费促进年”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部署,围绕汽车、家电家居、名优商品、特色商业街等,举办了10余场重点促消费活动,活动参与业户达到600余家(次),拉动消费8亿元以上。五一假期期间,全省500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31.2亿元,较2023年“五一”假期同期上涨1.9%,较2019年“五一”假期同期上涨1.0%。从商品品类看,基本生活类商品热销,日用品、针纺织品、书报杂志、化妆品和饮料等商品分别同比增长25.9%、14.1%、11.4%、9.8%、8.5%;大宗消费类商品稳定增长,建筑及装潢材料、家具、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汽车、石油及制品分别同比上涨18.8%、18.0%、15.4%、8.3%、4.6%。
“五一”假期,江淮大地热闹非凡,消费市场繁荣有序,全省生活必需品种类丰富、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省商务厅重点监测的291家零售和餐饮样本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4.69亿元,实现平稳增长。其中,重点监测的36家餐饮企业共实现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1.62%。省商务厅重点监测的255家零售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3.62亿元。从主要行业来看,通讯器材、石油及制品等销售呈增长态势,通讯器材类销售企业实现销售额3287.14万元,同比增长86.51%;石油及制品类销售企业实现销售额13734.69万元,同比增长3.1%。假期中,全省各地纷纷推出文娱、促销活动,增添了消费活力。演出活动带动周边“摆摊经济”兴起,支付宝数据显示,位于合肥骆岗公园的电音节在一众演唱会、音乐节中脱颖而出,周边摆摊小商家数量众多,上榜全国第六名。为期4天的2024安徽五一国际车展共接待观众24.3万人次,售出新车8608辆,销售额达15.74亿元……“五一”假期,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组织或引导重点商贸企业开展系列特色促消费活动400多场,新启动发放消费券近7000万元。
江苏省紧抓节日契机,商业综合体、街区等打造热点促销主题,推出潮流促销活动,满足多元化消费者购物需求。自4月25日起,徐州金鹰国际启动贯穿整个“五一”假期的“黄金消费季”,开展“城市浮云计划”活动。其间,将发放10万张消费券,9大银行参与消费满减活动,还将推出专场直播、限时折扣、停车礼、团券、500大品牌促销等多种形式的促消费活动。“如今,商场有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潮流品牌及高端餐饮品牌等多业态的高能级首店进驻,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奇体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徐州苏宁广场相关负责人说,“五一”前后,徐州苏宁广场将有9家新店进驻,7家品牌门店焕新升级。其中裕莲茶楼、小金金现场手作茶、萍姐火锅等徐州首店备受消费者关注,此外还将推出“一起relax宠物生活节”“一起music青少年艺术展演”“一起dance街舞battle赛”等系列展演活动。4月24日至5月5日,苏果推出“五一狂欢季,囤货出游趣”大型主题活动,万件商品5折起、会员满100元返20元券、1元换购鸡蛋等,更有打卡南京抽金陵好礼系列活动。“‘五一’假期前后,各类商品储备量充足。尤其是用于节日出游、宅家聚会等场景的一次性用品、小包装旅游洗护用品、便携零食饮料等,超500种特惠出游商品供消费者选择。”苏果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消费“热气升腾”,苏果持续丰富消费场景,提升消费内涵,给市民提供个性化“五一消费方案”。
随着五一黄金周的到来以及江汉区“心动畅购”消费季的启动,武商商圈、江汉路步行街区以及其他各大商圈的主题促销、文化展览、互动体验、花样市集轮番上演;美团、抖音和饿了么三大平台首次在同一城区开展线上直播和线下场景的同台竞演,消费产业的高度集聚使江汉再次迎来了人流如织、繁华热闹的景象。据统计,5月1日,江汉路步行街区人流量达48万人次,同比增幅达23.4%;武商集团人流量达18万人次,同比增幅达4%,满额返券、电竞冠军赛、传承“金”典珠宝巡展……市集、互动、赠礼,现场活动不断。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虽然多地连日小雨绵绵,但大家出游热情不减,“假日经济”不断升温。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上午11时,“五一”期间湖南省重点监测的358家零售和73家餐饮企业共实现零售总额194227.76万元。5月1日,株洲首个国风主题文旅商业街区——梦回宋“潮”建宁文化市集开市。集市汇聚民俗民艺、酒肆美食、江畔营地、古装旅拍及国风演绎等多种文化业态,通过复刻宋朝株洲市集的繁华景象,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处集文化、娱乐、观赏、互动、消费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据数据统计,“五一”假期,株洲27家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6184万元,同比上涨3.34%;7家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368万元,同比增长11.7%。常德市重点监测的8家餐饮企业及7家农家乐共计销售总额分别为548.69万元和208.83万元,较2023年同期上涨17.45%和6.25%。
“五一”假期,青海消费市场亮点纷呈。记者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五一”小长假期间,全省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城乡居民出行意愿强烈,消费热情高涨,传统消费快速升温,商旅文体融合新消费业态亮点纷呈。据商务部业务统一平台监测,省内90家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8亿元,23家重点餐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19万元。各市州商务主管部门抢抓“五一”假期消费市场黄金时段,围绕餐饮、家电、家居、服装、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因势利导组织开展购物节、美食节、旅游节、文化节,不断挖掘消费潜力,创新消费模式,提升群众品质消费体验。节日期间,西宁市、海东市乘时借势引燃两地消费烟火气,省内外广大游客和居民争先打卡西宁人民公园赏花游船、畅游丹噶尔古城穿汉服看表演买文创、逛西海路美食街吃美食“四件套”看“豹街”文艺展演、赴大通县“村BA”总决赛现场体验乡村魅力和体育活力、浪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感受独特民俗风情,品地方特色小吃。海南藏族自治州投入15.6万元政府专项资金,发放5609张云闪付满减消费券,开展“圣洁海南 青亲U惠 乐购五一”“春来早 惠约梨都”等消费促进活动。海北藏族自治州投入财政资金55万元,发放消费券15848张,组织全州四县150余家商贸流通企业举办“梦幻海北 青亲U惠 乐购五一”“金色门源 惠购五一 青亲U惠”“观湟鱼洄游 品海北美食”“河清海晏 乐购五一”等多场节日主题消费促进活动。
“五一”期间,福建以“全闽乐购·焕新生活”为主题,聚焦以旧换新消费热点,通过省市县联动,政银企协同,打好促消费组合拳,组织各类惠民促消费活动1500场,政银企发放各类消费券超亿元。全方位打造精彩的主题活动、多元的休闲场景和丰富的特色体验,为市民创造好买、好逛、好玩、好吃的消费新空间,奏响“假日消费”促销乐章。围绕特色主题,福建各地推出新潮有趣的活动,带动假日经济持续升温。福州苏万宝、仓山万达、东二环泰禾广场等重点商圈举办“青春音乐市集”“吉时行乐计划”等主题促消费活动,“五一”期间,福州拉动消费约22亿元。东街口商圈累计客流量约19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8%,销售额合计约1.7亿元。永辉超市累计完成销售额约1.56亿元,同比增长8.3%,累计接待客流量约169.5万人次。厦门组织“潮玩五一 漫游思明”五一旅购节、湖里魅力购夏季等活动,举办补贴消费、IP展示、城市派对等上百场大型主题活动。漳州借助啤酒之夜群星演唱会游客云集漳州期间,发放消费券42万元,拉动消费200万元。泉州开展50多场集合国潮、时尚、青春之旅等活动的主题促销,政银企发放消费券超1200万元。三明组织重点主题促消费及线上直播促销活动近500场,实现商品消费、网络消费金额近11亿元。据海口海关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期间(5月1日-5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5.47亿元,购物人数8.58万人次,人均消费6378元。为支持海南各大免税店应对“五一”免税购物高峰,海口海关持续深化智慧监管手段,配合预约通关制度,确保全岛离岛免税品的“即到、即审、即卸”,全力保障热门免税品及时上架销售。同时,充分发挥离岛旅客购物异常数据核销联合快速处置中心工作效能,及时妥善回应旅客诉求,不断提升监管和服务质量。历经多年发展,海南全省离岛免税店已扩增至12家,离岛方式实现飞机、轮船、火车全覆盖,提货方式也在原有隔离区提货基础上,增加了邮寄送达、返岛提货、即购即提、担保即提等。自2023年6月22日施行集中审单改革以来,海口海关安排专人对全岛12家免税店货品入出库、商品备案等审核,搭建商品快速通道,压缩商品备案时间,大大节约企业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五一”期间海口海关以集中审单模式办理免税商品备案862条、备案修改125条、出入库准单858票。
*消息和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权益,请文章及图片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