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7-21 14:01
从上半年的企业经营来看,实体零售的业绩普遍承压。近期各个企业在陆续进行半年总结,我们帮大家找到了一些经营相对困难的原因,主要分为内、外两个方面。
一、 外部压力
企业的外部影响因素可以统称为宏观环境,包括经济、法规、技术等方面:
1. 宏观经济
例如全球市场变化、GDP增长、CPI典线、房地产和股市走势等。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所有企业的微观生产活动总和形成了宏观GDP,同时微观经济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有些直接影响到微观企业的成本和收益。
2. 消费需求
例如消费信心、有效需求、人口结构、代际变化等,目前各个指标都处于重要的变化时期,企业应顺应大势,做好战略规划。
3. 竞争格局
包括同业、异业、线上的竞争,近两年,来自合作伙伴--供应商的竞争也在强化,供应商普遍自建渠道,融合了生产和分销两个角色,对传统渠道产生较大的冲击。
4. 政策法规
近几年,需要零售企业重点关注的政策法规包括:消费者隐私、ESG、环保合规、税务管理等相关要求,企业的规范化要求比以往更为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治理结构、管理成本等方面的压力。
5. 技术变革
技术进步通过创新生产工艺,如工业机器人、3D打印,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催生新产业形态,如电子商务。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零售业引起了深入的变革。
二、内部问题
如果梳理每家零售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问题,可能都会有几十条、上百条,但共性的可以归结为四大能力缺失:
1. 消费理解能力
包括定位不清晰、形象不符合潮流、年轻人不到店、有客流没消费、没有连单消费等,根本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对消费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消费者正处于一个巨变的时代,理解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的细节去执行,强化消费者的体验,形成正向的循环。
2. 商品组织管理能力
在零售管理的英文表述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单词“merchandising”,在英语的语境中,它是商品采购和营销等组织管理的统称,中文可能还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词语。
超市。商品管理问题体现在:品类多且杂、毛利低、周转低、自有品牌占比低、没有爆品等,所以当前调改的重点都离不开直采、精简、自有品牌、生鲜等。
百货。商品管理的问题体现在:品牌和商场两张皮、提袋率低、连单率低、空置率高、联营扣点或租金水平低,所以百货的转型升级重点离不开如何与品牌建立 更为紧密的关系,包括探索自营、深度联营、共同生意计划等。
3. 数字化能力
经营中主要体现在没有新流量、转化论低、商品周转率低、客户定位不准、不能精准触达、基础的数字化(如商品数字化)较差、没有全域运营能力等,由于这些不足,在与线上平台竞争中毫无还手之力,也不能有效利用数字化手段,增加到店或进场客流。
4. 组织建设能力
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战略不清晰、效率低、协同差、管理人员能力不强等,都可以归结为组织建设能力不足的问题,从战略到具体落地实施
受到这关的内外部因素影响,目前零售行业发展存在共性的现象,如普遍经营较为困难、发展方向不是很明晰、传统经营模式失效等,在经营上直接的表现就是缺少流量。
企业发展的外因往往无法左右,能做的主要是强化内部能力,根本在于解决前述四大能力不足的问题,即:
1. 把握消费发展趋势:形成更精确的市场定位,并据此组织相应的业态组合、客户服务、空间环境等。
2. 提升商品组织管理水平:包括提升供应效率、开发自有品牌、强化与品牌商的关系等。
3. 强化数字化能力:围绕人的数字化,重点是会员和导购的数字化营销和管理;围绕货的数字化,重点是商品的基础数字化,以及线上线下库存一体化;围绕场的数字化,重点是线上场、线下场、前置仓等的协同。
4. 提升组织建设水平:包括决策机制、部门间协同、适应全渠道模式的人才架构等。
企业的发展道路上,往往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我们坚守初心,形成强大的核心能力,一定能够度过难关,再创新的佳绩。
关于数字化建设问题,协会每年召开零售数字化年会,今年定于8月20-22日在鄂尔多斯举办。为减轻企业压力,前50家报名的零售类会员企业,免收会议费,且提供酒店住宿及会议用餐。了解详情,请点击以下图片链接: